本帖最後由 vandas 於 2014-8-10 04:40 AM 編輯  
 
 
 
偶然在逛園藝店的時候看見了豬籠草幼苗,正想研究的時候有位洋人也在東看西看;並跟我們說這些很好玩,又說不太難(但他仍然弄死了,固此要來入貨 ) 
 
  
 
店員解釋11月至3月必需在室內過冬,其他時間可以在戶外曬曬太陽,只要保持濕潤即可。 
 
 
 
心大心細一番最終也挑了一株 
 
 這就是長大後的樣子 
 
[轉貼] 
血紅豬籠草 
學名:Nepenthes sanguinea 
外型:細唇大帽、赤紅個體 & 翠綠個體 
日照:半日照 
溫度:15-25度 
難度:★★ 
原生:馬來西亞、泰國 
海拔:300 - 1800 m 
 
雖說從血紅豬籠草的字面來看,第一印象給人想像到的就是那宛如血色般赤紅的瓶身吧? 
可是不說您也許不知道,其實在野外除了紅色的個體表現外,還有許多像是橘色、綠色、暗黑、粉紅色等等各式各樣不同顏色的個體存在喔! 
這也許是因為血紅豬兒分佈範圍廣泛的關係囉!通常只要分佈廣泛族群龐大的話,就會有機會擁有許多不同樣式的個體表現! 
 
至於這種原生在高海拔的血紅豬籠草的耐熱性為何?是否能夠在平地渡過炎熱的夏天呢? 
其實此豬的耐熱程度和葫蘆豬兒相差不多,雖然是屬於典型的高地豬籠草!可是還是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高溫! 
 
通常我們會把生長範圍在0~800m的豬兒列為低地豬籠草, 
也就是所謂的Lowland Nepenthes, 
而超過海拔1000m以上的豬兒列為高地豬籠草, 
通常國外書籍、網站會寫Highland Nepenthes, 
至於生長高度介於這兩者之間的豬兒則稱為Intermediate, 
也就是所謂的中地豬籠草~ 
通常低地種的豬兒大多是喜愛溫暖潮濕的氣候, 
他們喜歡生活在攝氏20~30度的溫暖環境下, 
而空氣濕度則是維持在60~80%的高濕環境內, 
如果溫度低於15度以下的話, 
就會開始出現生長緩慢或是凍傷的情況~ 
 
而高地的豬兒們大多喜愛日夜溫差偏大的高山氣候, 
雖然他們能夠忍耐白天那30度左右的高溫, 
可是夜晚則是需要相對的低溫來修養~ 
這也是想要在平地栽培高地豬籠草最大的問題之一! 
如果您一直無法提供夜晚的低溫或是白天太過炎熱的話, 
高地豬兒就會因為高溫導致植株的熱衰竭而慢慢死去~ 
不過!凡事總是有一些例外存在, 
有一些高地的豬籠草因為生長分佈的海拔範圍非常的廣, 
從低地到高地都有她的蹤跡,對於這一類的豬兒來說~ 
她們還是能夠忍受在平地栽種的環境~ 
所以囉~高地的豬兒最好的栽種溫度是維持在15~25度之間, 
夜晚的低溫以及高濕度的維持是栽種好高地豬兒的關鍵喔! 
 
大家應該都瞭解食蟲植物是喜愛生長在高濕度的環境下, 
不過這並不代表您一定要將她們栽培在水鄉澤國之內~ 
其實啊~豬兒們大多是生長在山區森林裡的, 
而山區由於植被茂盛加上植物含水量高, 
整體的環境本身就是一個濕度不易散去的天然環境, 
而豬兒們由於長期生長在這類高濕度的山區內, 
所以導致通常她們的根系會漸漸退化到較為稀疏短少, 
不需要龐大的根系來吸收土壤的水份,也正因如此~ 
 
如果好友您將豬兒們長期種在含水量極高的介質之中, 
反而很容易造成根部缺氧而產生衰退不良的效果喔! 
所以啦~比較妥當的栽種方式是採用時乾時濕的給水方式, 
好友您可以用手抓起表面介質來摸摸感受一下, 
只要等到表面介質乾掉後再來給予充分的水份, 
灌澆到多餘的水份能夠從底部排水孔排出即可, 
而給水的時間可以安排在黃昏或是夜晚的時候, 
這是因為正如先前所說得, 
夜晚的修養對於豬兒來說可是非常重要的代謝活動囉! 
這時的給水除了提供植物白天消耗的水份外, 
也能維持整體環境的濕度提昇! 
 
最後要向各位提到的是水質的問題, 
不論是什麼樣的植物都喜歡乾淨無雜質的水, 
如果水中含有過多的礦物質或是重金屬成份, 
相信植物本身也會產生許多不適囉~呱! 
所以優良乾淨的水質也算是栽種好植物要素的一環, 
這也是為何許多有經驗的玩家會建議大家, 
要採用乾淨的雨水或是經過RO逆滲透系統過濾…等等 
這類比較乾淨無任何礦物雜質的水質囉~ 
 
 
 
 
 
 
 
 
~~~ 
更新: 
 
即將2個月...未知是不適應新環境還是早前的天氣太炎熱又未及補充雨水, 原來的籠子都掛掉, 幸好新葉子很快再長出新籠... 
 
比較前、後: 
 6月23日 
 
 8月19日 
 
這些是新長的籠子: 
 
 
 這個新籠在開始階段已經有紅色素, 未知是否代表了植株已經適應了; 開始回復正常狀態? 
 
灌了小許雨水進內, 見它沒吃的, 生怕餓壞了, 捉了2隻螞蟻分別放入2個籠內, 未知是否因為補充了營養, 籠子開始增添了紅斑  
 
 7號籠子足有5cm長(未計頂蓋的高度) 
 
 
 
~~~ 
2014年8月2日更新: 
 
首年越冬時在控水上未能掌握好以致籠子都枯了。 
 
幸而經過幾個月的修養後又再回復生機。 
 
  
 
  脹卜卜 
除了長出5個新籠以外,還長了一枝側芽;並且已有3個小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