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頹廢青年」的焦慮…

 ,  描述: 聯合報╱林大偉/嘉縣竹崎
拜讀四日「頹廢青年,空白的五四精神 」一文,有一些話不吐不快:找不到舞台,是現今「頹廢青年們」的焦慮。# h5 u$ \0 |  e0 G/ {7 \
- {4 H0 ?1 K7 u$ L& ]
九十年前,大陸新青年力挺德先生與賽先生,揚起五四精神;四十年前,台灣留學生發起保釣運動,捲起愛國熱潮;近廿年前,學運世代踢倒萬年國會,帶來新一波民主化工程。但現今台灣青年學子,就算有心築夢,亦需先面臨現實生計問題。
7 l1 l& P) S% ?* a  e% |* L/ @3 q5 r; @/ [; b- p3 b
看看周遭學子吧,申辦學生貸款的比率年創新高,許多學生在外打工不只是賺自己的生活費,還需拿回家裡幫失業的父母分擔家用!好不容易大學畢業,正有滿腔熱血欲投入社會職場時,卻屢遭碰壁。高中讀書時拚命往上爬,因為父母師長不斷告誡我們,考上好學校好科系,未來就不需擔心,可是看看現在,一流國立大學的碩學士們,仍舊在擔憂出路,二萬餘元的薪資也將就。面對現實的焦慮,要青年們瞭解國際事務、辦學會、寫刊物、投身民主活動,坦白說或許強人所難了些。& L' f- X& P) q! {) J
tvb now,tvbnow,bttvb, \- e; H# H. L* b5 |- |9 ~6 D
父執輩所處時代正是台灣經濟起飛階段,發展機會多元豐富,甚至學徒出身者,亦有黑手變頭家的一天。但看看現在,就算取得博士學位又能保證就業嗎?5.39.217.77:8898$ m( ]5 j4 W- a9 V1 J

' z, p3 y: L2 P9 o& R公仔箱論壇一九六一年,第四十九期的文星雜誌,刊出李敖「老年人與棒子」一文,指出:「我們不希罕裡面已經腐朽外面塗層新漆的棒子。我們早已伸出了雙手,透過沉悶的空氣,眼巴巴地等待你們遞給我們一根真正嶄新的棒子。」斯是此言,四十八年後的台灣青年們,亦正需要主政者遞給我們一根嶄新、可期待的棒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