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時是來自對疾病認知的改變。例如傳統的外科概念,疾病是源於體內的不正常組織,例如腫瘤,必須第一時間以手術切除,認為切除的範圍愈大,治療效果便愈好。4 I2 G5 |6 C& b0 R
5.39.217.77:88988 `8 @" H0 Q$ D1 A
以乳癌治療為例,早在100年前,患者不單要切除乳房,就連乳房表面的皮膚及乳房下邊的胸大肌都要一併切除,以為如此一來就可提升治癒率,結果令患者承受極大創傷。幸好隨着治療技術不斷演變,不但成功推翻了舊有的錯誤觀念,現時很多早期的乳癌病人,能保留乳房的同時亦可達到根治的效果。有個別早期個案甚至可透過冷凍治療,免除開刀之苦。1 R( X9 l* t$ e9 t4 E
& ?- b% M) ^& m' T7 Y7 X m* _公仔箱論壇另一例子是俗稱「大頸泡」的甲狀腺結節,患者頸部有明顯的腫塊,由於擔心有機會是惡性,為安全計,以往很多外科醫生都會主張開刀切除。手術需要全身麻醉,亦會切除部分甲狀腺組織。後遺症是若切除的範圍過多,或會導致甲狀腺功能衰減,術後須長期服食甲狀腺素。除此之外,手術亦有機會令甲狀腺附近組織創傷,如神經線受損,會引致聲沙;假如手術範圍出現血腫,嚴重可以致命!
4 I; n" }: g$ i( `公仔箱論壇( h6 w0 v/ d) V
隨着診斷技術提升,目前透過超聲波檢查,再配合針刺細胞檢驗,有助醫生準確判斷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抑或惡性。如果是良性可毋須開刀,或選擇透過射頻消融術(RFA)安全有效地縮細結節。
, X! N x l* V8 A2 Y* @* H,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z ]1 {1 L: q
從韓國、意大利引入的射頻消融術,臨床應用有近10年歷史。原理是將射頻針穿過皮膚直達患處,再利用高頻電流產生熱力,令結節組織壞死。當壞死組織被身體慢慢吸收再排出體外,結節亦會逐漸縮細,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 q7 D% ]# M5 n% @# a/ E; |
* b! g- |" X- U% @) a& _" F! v5.39.217.77:8898此技術最大好處是創傷小和風險低,既可保留完整的甲狀腺組織,又不會在頸部留下疤痕。加上治療是採用局部麻醉,可選擇日間手術或在附設手術室的診所進行,快至30分鐘便可完成,大大縮減患者的治療費用和復元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