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大腸瘜肉的一個新方案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針對較大和橫向生長的大腸瘜肉,透過內窺鏡及特別設計的手術刀,把大腸瘜肉與正常的黏膜下層分離,如像「片皮鴨」般把瘜肉清除。
3 i4 d% O" n# |$ ]) K* `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 {2 S. ^$ F+ _ ?
隨着年齡增長、飲食多肉少菜和體型肥胖,出現大腸瘜肉的機會逐漸增加。現年50多歲的周先生(化名),早前因出現輕微腹瀉而求醫,醫生為他照大腸鏡時,發現其大腸有一粒5厘米的橫向瘜肉,經病理檢測,周先生的瘜肉屬高度病變,即有機會演變成癌症,須及早切除。
- {1 z8 v+ z5 H* h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0 p. o8 {" S( N7 R2 j3 h
醫生諮詢病人後隨即為他進行ESD切除瘜肉,歷時約2小時後完全清除瘜肉。數天後,周先生已康復出院,其後需要定期覆診及監察。
3 E! H) E: S9 }$ G, k# z
" F+ T& g- u* w( R9 \! Vtvb now,tvbnow,bttvb大腸由多層組織而成,大腸瘜肉常於大腸最內層出現,ESD技術利用特殊的電刀配合內窺鏡,醫生能由黏膜下層,把大腸瘜肉與其正常的黏膜下層慢慢剝離,以達至完整切除,可大大減低對整條大腸的傷害。0 q. D9 Q7 J5 Y$ o
tvb now,tvbnow,bttvb6 ~. ^4 `! u) ~9 R5 _' \8 O/ a/ d
進行ESD時,醫生首先會把瘜肉染色並定出範圍,有需要時亦會在瘜肉外做環狀記號。之後,醫生會於環狀記號外的黏膜下層進行注射,令瘜肉隆起,繼而再利用特別設計的手術刀以環狀切開瘜肉,令瘜肉與周圍正常組織分離。其後,醫生會繼續於瘜肉下方注射藥劑,令瘜肉隆起幅度增加,利用手術刀逐步進行黏膜下剝離,將瘜肉與下層的組織完整分離。
. S; h( }$ B, \0 x公仔箱論壇
) P9 N& z1 [; T公仔箱論壇值得留意的是,醫生會因應大腸瘜肉患者的不同情況而決定切除方式。一般而言,瘜肉可能像一粒冬菇,亦有機會是橫向生長;前者比較容易處理,可使用大腸鏡把瘜肉整粒拔起,惟後者可能像草坡般生長,佔據範圍較大,較難以大腸鏡完全清除,便需要以ESD把整片「草坡」與下層組織剝離,才能做到完整切除。另外,若瘜肉直徑大於2厘米,醫生亦會考慮使用ESD,如有任何疑問,患者應與醫生詳細商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