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診症中,病人常會問要否「戒口」,飲食該注意什麼?許多慢性疾病的護理均需注意飲食,如糖尿病、血壓高、膽固醇過高等,而傷風、腸胃炎等,西醫的建議一般是吃清淡些、多喝水、戒煙酒等。至於食物過敏,也是基層醫療的重要課題,但由於網上的資訊甚為混亂,引起了不少誤解;報章時有報道不慎飲食引致過敏致命的個案,令人擔憂,而父母太焦慮,又可能會令兒女過度戒口,導致營養不良。( b& f/ O( X' \. O6 g0 P
/ t% c; X# K+ k+ w
本欄將探討食物過敏,希望可協助讀者精明地面對自己或家人有關食物過敏的各種問題。今期會先談其背景、病理、成因及種類,下期則會談及其症狀、診斷、治療、護理及預防。tvb now,tvbnow,bttvb4 \) G4 i& Q3 ]
tvb now,tvbnow,bttvb8 P. v/ F" Q* ~; L0 P% C2 A
根據統計,食物過敏個案在這半世紀大增,估計與飲食習慣與環境衞生改變有關。大約5%至10%兒童及3%至5%成年人對某種食物會過敏。
- F$ ~% X* |1 ]0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 n% X7 _1 p8 K# w9 btvb now,tvbnow,bttvb食物過敏普遍在嬰幼兒時期已出現,近年在成年後才發作的個案則有上升趨勢。弔詭的是,即使是吃了多年的食物,也可突然致敏,而每次過敏反應的嚴重性,則可輕可重,令病情甚難掌握。此外,也有不少食物過敏會隨着成長而消失。
1 ^# {0 |) J4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G3 {8 @1 T0 W# L" H N9 B公仔箱論壇何以致敏?
% L' V7 ]7 R1 B5 I% `8 b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2 K# ~% ~" r' A% Z# C B3 k
食物既然是有益的,為什麼會引致過敏?這是由於負責保衞身體的免疫系統在食物過敏人士身上出了錯,誤以為食物中的某些蛋白質為敵人,如同引致哮喘、鼻敏感、濕疹發作的致敏原般,帶動一連串的不正確防禦反應,過度釋放抗體如免疫球蛋白E(IgE)、組織胺(Histamine)等,造成身體各種不良反應,醫學上稱為急性過敏反應。
5 d& v& F6 s' i- a# P%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i+ |+ G' \$ h. t" n" ~/ D* b
由於食物在進食後,一般在經過胃酸分解、消化和吸收後,才接觸免疫系統,所以食物致敏與否及其反應的嚴重程度,或會受食量、進食速度、煮食方法和消化功能所影響,這也是解釋食物過敏的病情為何會這樣反覆的部分原因。嬰幼兒較易對食物產生過敏,也可能與其消化系統尚未成熟有關。然而,也有小部分患者只是捉摸致敏食物便會出現過敏反應。公仔箱論壇, P' w: k& D( ~4 p2 a
Z$ W8 b- G8 A8 c1 a7 q( ltvb now,tvbnow,bttvb食物過敏的成因在醫學界仍未明確,但與濕疹等過敏症有關連。研究發現,兄弟姊妹同時患有花生過敏的機會甚高,而家人或自己患有濕疹等過敏症也較常同時患食物過敏。不過,醫學界暫時未將食物過敏看作遺傳病,換言之,即使家人患有食物過敏,亦難以估計自己會否也是患者。
- {$ }- o# u3 O: h7 q4 g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 y4 o' k1 A按出現症狀的時間分類,食物過敏反應可分為急性(進食後數分鐘至兩小時內發生)和慢性(兩小時至數天後發生)兩種,而只有急性反應才會威脅性命。 j' B- n6 u3 f" x5 u/ [2 a1 ]
2 V# y4 f5 j1 p. Z/ O
常見源頭5.39.217.77:8898) N4 n8 \7 _ c
tvb now,tvbnow,bttvb+ f5 S" L1 Z/ e0 c* n/ T$ Q
雖然任何食物也可致敏,但常見的致敏食物主要為以下8類:牛奶、雞蛋、花生、核果類(核桃、腰果、杏仁、胡桃等)、貝類海鮮、魚(尤其是不新鮮的魚,因受細菌感染而釋放組織胺,引致過敏)、麥類(麵包、蛋糕、餅乾、早餐穀物、啤酒均為小麥製品,而小麥、大麥、黑麥內均含可致敏蛋白質麥麩Gluten)和豆類(黃豆、豌豆等)。! t7 I: N8 h' O) Y7 y/ ]
" N. }& s; u, q; D5.39.217.77:8898對花粉過敏的人士,吃生果、未煮熟的蔬菜(蘋果、奇異果、椰菜等)及核果類、飲豆奶,也可能會出現急性過敏。這是由於以上食物與花粉內含有相似的蛋白質成分,因而誘發交叉過敏,令唇、舌及喉出現局部過敏反應,稱為口腔過敏症候(Oral allergy syndrome)。此外,橡膠過敏也可能會與香蕉、芒果、牛油果、番茄、栗子等出現上述的交叉過敏。
/ l* H; M6 _. ]; q0 }; O7 ~
# y8 a% P v: l$ P3 y牛奶、雞蛋、花生三者佔兒童食物過敏的大多數,而前兩者一般會隨着免疫及消化系統漸漸成熟而令過敏病情減輕,約85%過敏會在12歲前消失,但花生過敏則一般為終生的;成年人的食物過敏則以花生、貝類海鮮、魚、核果類為多,雖甚少斷尾,但發作的嚴重性及密度可以很反覆。按病情來說,由花生、貝類海鮮引起的急性過敏一般是較嚴重的。
6 M- _. ?! u4 |8 R: D3 i
3 _2 A/ t0 \% T/ f5 J3 h0 T公仔箱論壇不少病人會懷疑自己對飲品及加工食物中的味精、人造色素、防腐劑、抗氧化劑、香料等過敏。這些物質可引致以腸胃不適為主的近似過敏反應,但病理上,其實是身體對食物某成分的不適應,稱為食物不耐(Food intolerance),與免疫系統無關,所以不算是食物過敏。公仔箱論壇$ v: j: I/ U' t5 \" L
6 s+ |5 d0 r8 e* D) Z4 d5.39.217.77:8898常聽聞的食物不耐還有乳糖和麥麩不耐,也是以腸胃不適為主要症狀,一般在進食後數小時才出現。近年,歐美出現無麥麩飲食(Gluten-free diet)的潮流,許多著名運動員、荷里活明星也吹捧其改善健康及瘦身效能,種種無麥麩食品也在市場中應運而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S& G' X7 Z' Y, I( F( f0 g2 m
; ~7 E; O( `" F; p8 g數年前,曾有報道現今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子網球好手迪祖高域患有麥麩過敏或不耐,其體能在戒吃麥麩後大增,球技突飛猛進。然而,若非真的患有麥麩過敏或不耐,戒吃小麥製品是沒有健康成效的,並可能會引致營養不良及便秘。此外,食物中毒也不該與食物過敏混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