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政治第三勢力的探討是蠻有趣和具有反思的意義。公仔箱論壇+ G A5 [9 A, h c p) _$ E
公仔箱論壇/ ^9 q# ~8 Q6 Q; b& \- J% {( X
# g- L& v3 }8 l! o1 A首先當馬來亞於1957年取得獨立時,這個國家基本上存在兩大政治勢力,一個是右翼的執政聯盟(由巫統、馬華和國大黨)組成,另一個是左翼的「社陣」(由勞工黨及人民黨組成)。它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意識形態的分歧。一個信仰資本主義;另一個信仰社會主義。此時夾在中間的是回教黨,但這個黨因領導人(布哈魯丁原是左翼馬來民族黨(PKMM)領袖)的傾向,回教黨選擇與社陣暗中合作,勉強算得上走中間偏左路線。5.39.217.77:88984 A- G& I: t+ ?1 w
' h6 g2 J3 d/ ?# T: \8 x在那個時代,除合法政黨之外,還有一個馬來亞共產黨。馬共在1948年被宣佈為非法組織後,已進入森林打游擊戰。因為它的左翼立場十分顯明,在政策和課題上也不時與左翼政黨「對號入座」。換句話說,當時的左翼政團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公開的和不公開的),經常被稱為「統戰」(統一戰線)。tvb now,tvbnow,bttvb8 Q' z6 q. j& {. o0 t$ I1 t
: I4 z# k" g4 T5 q. O$ w
這一左一右兩股勢力的鬥爭,在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時達到高潮,幾乎是勢不兩立的。一邊是聯盟與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沙巴的卡達山政黨和砂拉越以達雅人為主的國民黨合作,支持組成馬來西亞聯邦;另一邊是北婆及馬新的社會主義政黨,高唱反馬來西亞調子。
' y2 Y) r, r$ q9 r/ d,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 F, b0 N5 F7 B% d
這些社會主義政黨包括馬來亞的社陣(FSRM,即勞工黨及人民黨),新加坡的社陣(BS,1961年從人民行動黨分裂出來)、砂拉越人民聯合黨及汶萊人民黨(本來汶萊也是被計劃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一員,後因條件不合,繼續成為英國保護邦。在1962年時,英國協助汶萊敉平左翼人民黨的起義與奪權行動)。
8 P0 t/ k' i9 N3 ]4 A; t2 {tvb now,tvbnow,bttvb. e3 C: H p/ R; B
因為左翼的抗爭也牽涉到國際政治鬥爭,尤其傾向支持印尼反對馬來西亞,以致「反馬來西亞」的政黨在1964年的大選一敗塗地。例如勢力強大的社陣只保留2個國席(原本8席),回教黨也退步(由13席跌剩9席)。反之,聯盟則高唱凱歌。tvb now,tvbnow,bttvb' I$ J k7 ]( ?* N
公仔箱論壇2 ~- ` x$ Z) m4 P: U n
勞工黨杯葛大選
2 C6 u$ M1 g; |* n/ q! K4 y9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 ^$ M7 [6 v5.39.217.77:8898儘管在這一年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也派出11名國會候選人參選,企圖以「第三勢力」介入其中,但在「馬印對抗」陰影下,人民行動黨也沒有多大作為,只得一人當選首都孟沙區國會議員。8 w2 Y! H! J. n8 h( T
tvb now,tvbnow,bttvb4 P0 R, s* g* J+ U2 C! k
這就是說,1964年的大選消除了所謂的「兩線制」的滋長,更不存在第三勢力從中崛起,整個大局歸聯盟操控。
5 h3 r0 W/ y) c9 _$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Q' z2 U0 D3 C7 g5 \ f9 v# y: \在這之後的鬥爭形勢已經急轉直下,左翼政團不再相信議會鬥爭,轉向街頭鬥爭,勞工黨更進一步宣佈杯葛1969年的大選。這意味著左翼陣線退出議會鬥爭。馬共也開展它的「南進」政策(直到1989年馬共與馬政府及泰方簽署合艾和平協議,才結束41年武裝鬥爭)。公仔箱論壇' Q+ Z. X6 G* R; X- ]0 i. ~+ o
8 }" `4 n- W/ E" }+ c6 x$ J. R' D; C
由於左翼的激進路線,導致勞工黨內有人另起爐灶,他就是被稱為「反對黨先生」的陳志勤。巧合的是他與林蒼祐一拍即合,成立了民政黨。林蒼祐隨即乾脆解散他領導的民主聯合黨,企圖以第三勢力的名義,走溫和的社會主義路線(林蒼佑在當時因勢利導,同意立場稍為向左轉,以爭取勞工黨群眾的支持。一向以來,他是聯盟右翼路線的擁護者)。
& t9 V/ |. j7 e8 ]: K3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r9 u+ u y) e' d Ztvb now,tvbnow,bttvb另一方面,在新加坡於1965年退出馬來西亞成為獨立國後,在馬來西亞的人民行動黨已如同一片浮萍,不知何去何從。他們最後在1966年註冊成為「民主行動黨」。這個宣稱走民主社會主義路線,信奉議會鬥爭,標榜左派形象的政黨,準備與民政黨分享左翼社陣留下的政治資源。雖然丘光耀在其著作《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研究》一書中強調行動黨走的是「第三條道路」,但不能否認的是,當時的客觀環境它確實是第三勢力的一環。公仔箱論壇6 H$ p( {$ \- ]' j4 D" @. B4 q
2 u. t$ c9 L+ C2 a$ C! J0 G/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行動黨填補政治真空
( W4 T+ T; y9 T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_4 @. I8 W1 f3 C2 K
正由於1969年的大選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局,不是出現左右派的兩大陣線的對峙(或稱為兩線制),而是第三勢力填補了左翼留下的政治真空,在各有議程下,政壇冒起的三個新貴:民政黨、人民進步黨及民主行動黨只能各領風騷,無法結成一個陣線抗衡聯盟。tvb now,tvbnow,bttvb1 M) t* f) W& o, [
) a+ d/ Y5 _1 F; [' z; G很快的經過「513」事件後的洗牌,馬來西亞的所謂溫和的民族主義/社會主義政黨,如民政黨及人民進步黨已被收編,而成為聯合政府一員(從第三勢力跨向第一勢力,林蒼祐算是回歸「家門」)。
3 y# P) U5 W0 e: F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f& ^% B- B& Q
那時參加聯合政府的還有另兩個獨特的政黨,一個是回教黨(當時它仍然走民族主義的路線,不刻意突出宗教)在吉蘭丹及中央和巫統共處一室;另一個是砂拉越一向標榜左派的人民聯合黨意料之外的也參與也結盟,讓許多人跌破眼鏡(它們基本從第二勢力跨向第一勢力)。5.39.217.77:88983 Z9 ^% e5 Z; I: t9 l
% n) X9 A* p9 W公仔箱論壇當1974年,巫統正式將聯盟擴大成國陣時,反對黨只剩下民主行動黨及砂拉越國民黨(它在1966年與中央鬧翻後,脫離聯盟)。在實力懸殊下,再加上時任首相的敦拉薩成功與中國建交的激勵,國陣在那一年的大選取得輝煌的戰績。沒有人去奢想兩線制,因為崛起的政黨可以被收編和改變軌道,湧向第一勢力。
8 N' |1 T; S( Z' _
7 a, Q* R: [0 e* S9 b2 H7 Dtvb now,tvbnow,bttvb接著下來馬來西亞的政局轉入了執政集團「一黨獨大」的局面(國陣的結構更進一步鞏固巫統的領導地位,而不是削弱其政治勢力);而反對黨方面也轉入了「一黨獨大」的格局,因為在林吉祥看來,有必要強化已取代左翼成為第二勢力的行動黨,若反對黨再分散力量或再出現較多的小政黨,必然會打擊和削弱行動黨的權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