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身體第二大器官,具有新陳代謝的功能,並能分解毒素。都市人生活壓力大,加上飲食不均衡及經常捱夜等,都會加快肝臟受損。一旦肝臟受損,患肝病的風險就會大增,例如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而肝臟功能變差,也會影響其他身體器官,出現大大小小的症狀。中醫常說要「養肝」,究竟肝可以如何養?飲食上應如何配合?5.39.217.77:8898/ j; L# b z1 g1 ~" x6 o$ |
1 p) Y' Q& q: ltvb now,tvbnow,bttvb肝臟在早期發生問題時,絕大部分情況都不會呈現任何臨床徵兆,因此大家應好好養肝,預防肝臟疾病。你的肝健康嗎?做個小測試,看看你是否需要特別注意護肝!
* Z$ n" h; @) a9 c% F5 O# n% e: Mtvb now,tvbnow,bttvb中醫看肝臟
7 a+ N7 w* @: |7 `1 I6 r/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 有助身體代謝解毒;負責管理新陳代謝、分泌、排毒、免疫防禦等功能。一旦肝臟功能失常,就容易誘發肝炎、脂肪肝、肝硬化以致肝癌等肝臟疾病。
5 ]' j7 | Y; f- T* I! m2 ]' \tvb now,tvbnow,bttvb註冊中醫師鄧蕙盈指,從中醫角度來看,肝屬五臟之一,不但有疏泄全身氣、血、津液的作用,更負責血液儲藏及調節。當肝臟疏泄功能失效,就容易導致肝鬱,情緒或容易變得波動,甚至易出現抑鬱和憤怒等情緒。
0 R+ H( d* w% Otvb now,tvbnow,bttvb此外,肝也會促進及調和脾臟的消化功能,因此如肝的疏泄功能失調,就可能會影響食物運化功能,並可能導致腹痛、嘔吐、腹脹或腹瀉等。tvb now,tvbnow,bttvb2 _2 V7 j5 V% ?
眼和肝經連接,眼睛健康也須靠肝血滋養,因此,眼和肝十分相關,不少肝病症狀,也能透過眼睛反映;例如肝膽濕熱,引起眼黃。經常捱夜、飲酒、應酬、情緒差、吸煙等人士,肝臟會容易變差,要特別注意養肝。tvb now,tvbnow,bttvb* K3 I' n9 N3 ?! [3 h+ b
養肝小貼士# J/ N2 _: J8 H7 C! C! Q* U) O
▼ 既然肝臟十分重要,那麼我們又可如何養肝呢? 5.39.217.77:8898! K; r6 i# D+ u4 c
1)綠色食物養肝
9 B" q7 j, [ }8 _) C+ d# @, N公仔箱論壇' E& t9 C- j, m8 i+ l
3 _5 X; G, A; H* X ?2 q# \0 _公仔箱論壇有時工作太忙碌,吃飯時間有可能變得不定時。加上,可能會選擇高熱量、多油或加工食品,容易令脂肪堆積。不但容易造成脂肪肝,也會令肝臟進一步受損。因此,如要養肝,最好固定食飯時間,並均衡飲食,避免進食快餐或加工食物。
2 _ j8 |3 J* f2 W! K: itvb now,tvbnow,bttvb▼肝氣屬木,其代表顏色為綠色,日常大家也不妨多吃綠色食物,有助養肝公仔箱論壇2 ~' @% n/ o4 {; W/ [ q0 }# ~' w
2)飲充足的水
7 a& [7 l8 m6 P& r/ [% {公仔箱論壇
0 l+ }* X, v1 F. O1 u: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 Y; `6 c.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每日要飲充足的水,鄧醫師建議每日要飲1500至2000毫升的清水。夜班工作、肝火盛的人尤其要注意飲水量。5.39.217.77:8898/ d! X* U8 D7 S* ?1 B
多飲水不但有助肝臟排毒,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可有助大大減少肝臟受損的機會。
% D# q$ d5 {" }# N' u4 T3 L3)盡量在11點前睡覺
# v2 m7 M i1 x0 M5.39.217.77:8898
- \$ W! V' B; p: O9 p5 C6 B2 M
根據經絡養生,肝經和膽經在晚上11點為運行時間。如在此時進入睡眠狀態,可讓肝臟進行自我修復,減低對其造成的不良影響。tvb now,tvbnow,bttvb) C; C6 u5 ]) R/ Y& F% f
晚上11時至凌晨1點:走膽經,需要進入「熟睡」,膽臟方可排毒
; B# p% s+ m* j" B0 k$ f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凌晨1時至至3點:走肝經,肝進行排毒的條件,也是需要熟睡。如你從事夜間工作,建議每星期至少要1天、每月要有1周,盡量早睡。
# C- x" ?: s% ?) h% t; P5 z5.39.217.77:8898
- s% B3 C+ t7 q, B5 V1 i2 E6 [4)管理情緒
- }0 ^! Y9 i& b5.39.217.77:8898
. o* [3 T# }8 v! x* z h7 \- M4 E9 x. e
養肝另一個重要方法,便是要學會管理情緒。日常保持心平氣和、樂觀開朗,有助肝氣正常生發、順調。肝氣疏泄功能正常,氣機調暢、氣血平和才能令心情舒暢和開朗。如肝失疏泄,肝氣鬱結,人就會悶悶不樂,多愁善感。而肝氣過亢,就會煩躁易怒,失眠多夢。這都是因為「肝」的功能表現異常而出現的情志問題。
# c' Q5 s3 l0 r; I0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此外,外界的精神刺激,也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尤其是大怒最容易使肝失疏泄,因此有「暴怒傷肝」之說;反之,如果情志不暢,經常生悶氣,同樣會引起肝氣不疏。5.39.217.77:8898* \/ E9 n3 R# W9 s* X9 Y- T; z
5)規律運動
}6 Z" f! n3 C1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 O- y0 G# h. Y3 N, f
' {; W% R+ w- q y$ P6 Z# c都市人生活忙碌,未必有充足運動量;而少運動,也可能會增加患上脂肪肝的風險。除了飲食上要注意外,規律運動也可有助打擊內臟脂肪,有助你預防脂肪肝。建議每星期應進行最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步行、水中有氧運動、網球雙打、踏單車、打排球和棒球;或是每星期應進行最少75分鐘劇烈運動,例如快速游泳、跳繩、打籃球及踢足球等。5.39.217.77:88981 L4 Z( E7 T: {! T0 d
" W5 s% Z" m" D" ~1 h
6)忌過分滋補
* I. t# a1 D, t5.39.217.77:8898 @2 I! U9 F5 c& b0 O; B
& c4 q8 u% u" r不少人可能會覺得,要加強肝功能,要滋補;不過鄧醫師指,過分滋補,正正和肝主疏泄的功能背道而馳。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b5 t9 i9 m7 W, q- ^& ? ]
養肝其實要避免肥甘厚味的食物,以及過分滋補。從中醫角度來看,肝病屬於由濕熱體質所引起,因此通常不適合補。四物湯、人參雞湯、花膠燜冬菇等滋補類食品,都易火上加油,不但不能改善肝臟功能外,反而會對肝臟造成負擔。另外,除了滋補類食品外,日常也應避免經常食用麻辣、刺激、油煎、油炸食品及麻油,以免引起火氣,影響肝功能。
7 n3 Q, e( f7 J1 M/ x# n9 P另一方面,服用中藥材時,也要多加注意。部分中藥材,屬於溫補性質,例如北芪、當歸、高麗參、鹿茸、制附子等。體質燥熱的人士,如服用這些中藥材,容易引致肝火旺盛。而如果本身體質就屬肝火旺盛的人,服食這些中藥材,達不到溫補效果之餘,更會出現燥熱症狀,如喉嚨痛、生痱滋、失眠等。
- p9 d* h) w4 d' ^- stvb now,tvbnow,bttvb
9 P4 V, p; k( z* w5.39.217.77:88987)避免睡前食宵夜
i5 m% H' u3 z1 x$ q7 }/ ?4 N$ b公仔箱論壇
& w( t$ P% V8 D3 P# v8 F+ J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 B- g/ @
鄧醫師指,通常在睡4小時前吃晚飯,較為理想。如果吃完宵夜後,就馬上睡覺,會令肝臟在睡眠時,仍要運作,無法休息。這樣會影響代謝及排毒的功能,並容易令肝臟堆積脂肪,造成脂肪肝。5.39.217.77:8898- Y1 P$ h: w4 ?% { k) T) @# @' ~
8)戒煙酒
6 j: N, j( B, Q, {+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4 D8 i$ W# f2 G# i
& e- y! J: h* e9 J- v2 M2 e5.39.217.77:8898大家都知吸煙對人體有害,尤其是肺;不過原來吸煙也會傷肝。香煙中的尼古丁需要肝臟代謝,因此會加重肝臟排毒的負擔。另外,大量吸煙會易減低血液流量,影響肝臟的血液調節功能,並影響其自行修復功能,甚至提高患肝病的風險。
# }* Y& b5 N2 g6 w1 t8 e至於酒則屬辛烈之品,適量飲用其實有助行氣活血。可是,當飲酒過量,就容易產生濕熱。長期飲酒,更會令酒入肝經,出現肝膽濕熱等症狀,例如眼黃、頭痛、口苦、口臭,小便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