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醫界初步發現,家有12歲以下孩童時,父親胖,孩子更容易胖,因為一家之主的角色決定餐桌上的菜色。4 m( q9 Z# U& L" i C+ {
% z+ r, A6 q; s" i( j+ U9 Y# k( m# B3 Itvb now,tvbnow,bttvb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祝年豐醫師今天指出,他以台北、台中的國小學童為對象,探究父母對孩童飲食的角色,結果看到父親愈胖,孩子愈容易過重或肥胖的趨勢。公仔箱論壇2 y: _5 [$ ?+ t% Z. I( a6 F
3 P4 B5 c8 L/ L1 k3 n"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祝年豐說,雖然進一步的風險比較仍待計算,初步發現,孩子愈小,在家進食時機會愈多,一家之「煮」的母親買菜做飯,多會問問一家之「主」父親的意見,父親對飲食營養較為粗心,可是又有主導權,比母親更容易影響孩童體重。5.39.217.77:8898: _; A) x& K3 ` x1 _
公仔箱論壇0 b% Z/ {" t$ p
祝年豐說,國外研究發現,當家中有1位家長胖,孩童肥胖機率高出1.7倍,2位家長都胖,孩童肥胖機率高出4.6倍。家長過重,孩童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值也就越高,親子體位有直接的關係,且兒童飲食行為與父母親的飲食教養也會相互影響。5.39.217.77:8898& L, z" Y, \. M" Z' _1 E7 ~5 u
" q6 N9 o: J: `% ~/ ~4 J) Z0 N公仔箱論壇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今天提出代謝症候群認知度調查報告顯示,受訪民眾中4成家庭中有1至4名以上成員體重過重,且家中有2名以上成員過重時,近6成民眾認為自己的家庭「幾乎每餐都吃得很飽」或「喜歡在三餐以外吃零食」。8 j/ Y4 K) y" E& g4 w/ d
tvb now,tvbnow,bttvb! X* C/ q2 t& L* b5 S. c6 C
過年期間,免不了吃吃喝喝,很可能全家一起胖,台大醫院營養師陳珮蓉建議,參考3331(腰)守則,烹調1/3,主食1/3全穀,在家團聚1/3減零食,並每週量1次腰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