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眾議院大選結束,投票率高約7成,在野民主黨取得壓倒性勝利,結束自民黨超過半個世紀的執政局面。自民黨大敗,固然與黨內醜聞不斷、麻生領導不力等多方面因素有關,但更深刻的原因,是日本經濟多年來停滯不前,自民黨多次改革都一籌莫展,加上金融海嘯令日本經濟雪上加霜,人民怨聲載道,自然民心思變,造就民主黨乘時而起,贏得政權。民主黨不僅重視亞洲外交,歷史包袱較少,更重要的是,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民主黨要全力發展經濟,必須搭乘中國的經濟快車。因此,中日關係的未來大勢會向好的方向發展,但能否取得較大的突破,還有待觀察。tvb now,tvbnow,bttvb9 Q, u; }0 H# F% B( K E. A
% P0 N, `1 K0 P) b" j3 V公仔箱論壇 自民黨執政五十多年,帶領日本在戰後急速發展,成為數一數二的經濟大國,固然功不可沒,但自從日圓資產泡沫爆發後,日本進入由盛轉衰的迷失時期,經濟持續衰弱、通縮嚴重、失業上升。雖然自民黨曾推出過多次經濟改革,如早年小泉純一郎的郵政改革,但多是雷聲大雨點小,日本經濟仍然積重難返。自民黨作為長期的執政黨,自然難辭其咎。加上去年爆發的金融海嘯,自民黨又被指在救經濟上反應遲緩,改善民生不力,成為眾矢之的。多年積累下來的民怨,終於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迸發出來。自民黨在多場選戰上接連敗退,7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慘敗,更迫使麻生要背水一戰,提前大選,最終結束了自民黨的長期執政地位。( O- q4 O a4 n; p/ K
tvb now,tvbnow,bttvb, K9 b2 E& [$ y; `
過去每次執政黨遇上危機,只要從派閥政治中另選一人擔任首相,大多能化險為夷。但這次卻導致改朝換代,經濟議題發揮重要作用。一場金融海嘯不僅改變了全球的金融經濟格局,更導致多國政局大洗牌。在經濟不景下,市民求變心切,期望更換政府或領導人能夠創出新局。所以,奧巴馬一句「改變」,讓他以黑人身份入主白宮。日本民主黨這次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政策重點,也是能夠贏得選民支持的重要原因。
2 Z+ K5 ]* y) _ `
2 `! r0 I* H% D ^6 x6 k. |: C 隨着日本政權更迭,中日關係的未來走向備受關注。過去,中日關係起跌往往受日方領導人轉換的影響。但近年中日關係持續回暖,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兩國在合作上已形成共識,並且建立了一套溝通機制,不會因為領導人更迭而輕易轉變。事實上,中日關係的發展,有龐大的利益基礎。日本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日本09年上半年對華出口佔18%,美國佔16%;對華進口佔22%,美國佔11%,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未來民主黨要全力發展經濟,必須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這不僅對兩國經濟有利,而且對亞洲的和平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兩國應把握契機,積極深化合作關係。
: F% g- D9 q. z+ h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0 [. `9 q$ W6 p9 D- U7 ]' o
也要看到,美日同盟始終是日本外交政策的主軸,日本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會受到美國的牽制;同時,領土問題仍將是中日關係發展中不易克服的障礙。因此,未來的中日關係仍然會有矛盾,需要磨合,不可能一帆風順。
8 k" \) V4 N. o9 ~1 W' F% }9 K7 _)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