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的工資本來就應該比別人高,問題是高多少。我認為應該高5-10倍,這樣醫生才能有尊嚴地活著,醫改才能成功。”昨天,廣東省政協委員、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王頎這番言論在網絡上引起了爭議。(1月14日東南網)
5 W) d1 b* s# Z) N1 B公仔箱論壇
! e9 j# P4 x0 d% m) P5.39.217.77:8898“呼吁醫生漲工資”為何刺耳?恐怕很大的原因在于,人們覺得醫生收入越高,患者就醫負擔越沉重。在一個“紅包”與“回扣”儼然已泛濫成顯規則的前提下,憑什麼還要給醫生漲5倍以上的工資?盡管很多醫者會認為,滋生這些醫療亂象,恰恰是因為醫生收入太低惹的禍,因此,漲工資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tvb now,tvbnow,bttvb* j: |( @3 V! @
/ P) q4 H: |: L$ p8 O3 `# ^公仔箱論壇為什麼醫生會有漲工資的要求?或者說,政府為什麼不經常給醫生漲工資?原因並不復雜。在政府財政衛生投入普遍吃緊的當下,管理者會有一種削減辦醫成本的天然動力。在種種的選擇中,維持醫生的待遇及福利可能是阻力最小,也最為容易執行的一種,而且會引來就醫者的支持。這也就是為什麼多數人至今仍留有這樣的印象:醫生收入越高,病人就醫負擔越沉重,就得多掏自己的錢來承擔成本。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4 {( Y5 d# I+ t
tvb now,tvbnow,bttvb/ u' U% ]! c, G$ }: } C2 e2 R6 x% m. F
以上問題是怎麼造成的?病根很可能在勞務補償機制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 @8 R9 b5 s
% a B8 B6 \1 T2 d
原本從市場規律的角度出發,醫生應該獲得何種待遇,應該由政府按照勞動力成本,比如一名醫生的實際培養成本和他們的醫療資歷來計算。除此以外,還應該從各種醫生崗位中,醫生具體實施診療的時間、技術難度、消耗的體力與腦力、面對的職業風險與壓力等綜合因素,來確定工資收入的高低。但遺憾的是,在現有的勞務標準評判體制下,國內醫生的勞動價值更多體現在能夠創造多少業務收入上。他們時常被當成“業務員”,拿著很低的底薪,然後主要收入由創造多少業務收入、由賣藥賣器械來決定。最後,自然而然制造了經濟對立的醫患關係,患者多失去,醫生才能多獲得。8 K" z& @! x4 m3 P$ ?8 Q* N; n
公仔箱論壇# e, }% d" `7 k9 [: c
這種對立還體現在以下這些方面。從醫療的本質來看,原本應該是“病人越健康,生病越少,住院次數越少,醫生的收益越多”。但在醫生勞務價值被錯誤定義的背景下,出現的卻有可能是相反的怪現象,只有生病的人越多,患病越嚴重,醫生才越受益。最後造成的結果是,醫生們無比熱衷于做發病診治的工作,而不願意做發病預防及管理的工作。在這種錯位的衝動下,疾病發病率得不到有效控制,病人越來越多,醫生提供的醫療服務越來越多,但醫患關係卻有可能朝相反的方向走。
9 A) Z/ R: P4 k# ^& e' e5 }tvb now,tvbnow,bttvb, F( n% M! f! Y8 S% E" x
因此,只有盡快結束這種落後的勞務補償關係,使醫生們的待遇由其實際的勞動力價值來決定,而不是由“創造了多少經濟收入”及“用了多少藥物器械”來決定,如此,醫生的高收入不但不“與民爭利”,反而可能會增加公眾的福利,才有可能令醫改破冰前行,打造醫患雙贏的社會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