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別把“國家秘密”當“性奴”對待

      洛陽市技術監督局公職人員李浩“性奴”一案,被媒體報道後引發關注。然而,報道該案件的記者在洛陽酒店內遭到當地官員質問,“‘洛陽性奴’的稿子是誰報的料”,並譴責記者“侵犯國家機密”。(9月23日《城市信報》)
. a8 {. W. ]/ c3 _/ L1 D  依據《保守國家秘密法》,“國家秘密是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這意味著,一件事項若要成為“國家秘密”,必須具備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實質上的“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二是程序上的“依照法定程序確定”。顯然,“洛陽性奴”案不具備上述兩個前提。; V2 {& ~6 y- b
  首先,並沒有證據表明該案件已被“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為國家秘密甚至是“國家機密”。更重要的是,該案件與“國家安全和利益”之間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著”——充分揭露暴徒囚禁、性虐、殺害多名女子的犯罪事實,如何可能“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莫非,某些官員眼裏,“國家秘密”也只是自己的“性奴”而已?如果一定要追究二者之間的關係,那麼更合乎邏輯的推論也只能是,回避、隱瞞該案真相,反倒可能有損“國家安全和利益”——比如可能會導致更多歌廳女子喪失警惕性,發生更多類似案件。
6 B9 a; F6 X6 B4 ], ~1 N. r5.39.217.77:8898  這種背景下,當地官員以“侵犯國家機密”為由譴責媒體記者報道該案,說明當地的“國家秘密觀”是一種極盡文過飾非之能事、竭力為本地“遮醜”、裝扮所謂地方“政績形象”的秘密觀——凡是被認為有損當地形象、讓政府感覺難堪或不爽的事情,無論是否符合法律規定,都可以往“國家秘密”這只筐裏裝。難怪有網友披露,此案告破時,當地統一封口,禁止媒體得知和報道。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 p% s+ S2 e; c. _
  此前我們還曾領教過許多類似匪夷所思的“國家秘密”。比如,官員財產狀況被視為國家秘密、財政預算被視為國家秘密。. @. u9 J! D- m" |; J
  無疑,如此任性肆意的“國家秘密觀”明顯涉嫌違法——既有違《保守國家秘密法》的法律精神,更與《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構成直接衝突;而對有關部門來說,以“國家秘密”為道具來為自身遮醜、維護所謂的“地方形象”,最終也只會是適得其反——破壞地方形象。要知道,真正的地方形象並不是“不出醜事壞事”的形象,而主要是如何對待醜聞壞事的形象。毫無疑問,面對地方醜聞醜事,“坦然面對、開誠布公”而不是“文過飾非、諱疾忌醫”才是可取之策。(張貴峰)

文過飾非的“國家秘密觀”當休矣

    洛陽市技術監督局公職人員李浩“性奴”一案,被媒體報道後引發關注。然而,報道該案件的記者稱,他在洛陽的酒店內遭到當地官員質問“‘洛陽性奴’的稿子是誰報的料”,被譴責“侵犯國家機密”。(9月23日《城市信報》)
4 z3 f. Y& F* a; o' k2 f, E( u    將記者對一起普通刑事案件的正常報道視為“侵犯國家機密”,顯然沒有道理。依據《保守國家秘密法》,“國家秘密是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這意味著,一件事項若要成為“國家秘密”,必須具備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實質上的“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二是程序上的“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公仔箱論壇  f# W4 S7 }  h$ \& B! ]& L' J
    顯而易見,“洛陽性奴”案不具備上述兩個前提。首先,並沒有證據表明該案件已被“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為國家秘密甚至是“國家機密”。更重要的是,該案件與“國家安全和利益”之間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著”。如果一定非要追究二者之間的關係,那麼更合乎邏輯的推論也只能是,回避、隱瞞該案真相,反倒可能有損“國家安全和利益”——比如可能會導致更多歌廳女子喪失警惕性,發生更多類似案件。
* b$ U/ d# |! }6 r9 m1 j+ ~; k7 L    這種背景下,當地官員仍以“侵犯國家機密”為由譴責記者對該案的報道,那只能說明,當地的“國家秘密觀”並不是真正嚴格依法、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而是一種文過飾非、為本地“遮醜”——凡是一切被認為有損當地形象、感覺難堪或不爽的事情,無論是否符合法律規定,都可以往“國家秘密”這只筐裏裝。
5 O  p4 o8 g  e5 h) U- y- b! J    事實上,正是在這種文過飾非的“國家秘密觀”的支配下,此前我們還曾領教過許多類似匪夷所思的“國家秘密”。比如,最近一位急速提升的“80後”處級幹部的簡歷甚至也一度被視為國家秘密。9 d5 l' v2 f1 g( w. v
    如此文過飾非的“國家秘密觀”,無疑當休矣。一方面涉嫌違法——既有違《保密法》的法律精神,更與《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構成衝突,任其泛濫,勢必會妨礙公眾對于公共事務的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的實現;另一方面,對于政府自身來說,以“國家秘密”為道具來為自身遮醜、維護所謂的“地方形象”,最終也只會是適得其反——不僅維護不了反而損害形象。要知道,真正的形象其實不是“不出醜事壞事”的形象,而主要是如何對待醜聞壞事的形象。豈不聞,“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張貴峰)
1

評分次數

  • aa00

“性奴案”令人反思日漸疏遠的鄰裏關係

      河南“性奴案”近日又有了新進展,李浩囚禁6名女子長達近兩年時間內其實也曾露出破綻,嫌犯在轉移窖土時曾被鄰居發現,可惜未引起警惕(9月25日《廣州日報》)。公仔箱論壇/ ~* k% b7 h; [, e
  類似這種“性奴案”,美國、奧地利等國之前早有發生,但發生此案的地區,多為人煙稀少之地或是獨棟別墅,一般很難被人發現。

( h5 M- X% G/ z  不同于這些外國“性奴”被囚事件,李浩的“性奴”們就生活在一個熙來攘往、人口密集的小區裏。可即使女孩們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不願自己走出來,鄰居們也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例如,有鄰居就在李浩轉移窖土時發現了異常,可惜無人深究。公仔箱論壇+ ^- N1 F$ d, d0 }1 {1 p7 a
  這種事情,如果退回二十年就很難發生,這並不是說現在的人比較罪惡,而是因為我們的鄰裏關係在不斷淡化甚至惡化之中。筆者從小生活在大雜院裏,鄰裏之間關係十分融洽。鄰居們經常一起吃飯、聊天,對彼此的情況了如指掌;買個油鹽醬醋連門都不需鎖鄰居就給“望門”了……試想這些情況下,李浩的行徑怎會不被暴露。即使沒有警察出現,鄰居奶奶也會盤問,挖這麼多土到底幹嘛?
* _( K, a8 r8 T4 m7 }9 }2 }1 E  那時的鄰裏關係裏,還有一個人不能缺,他就是片兒警——片兒警雖然不是鄰居,卻勝似鄰居。很多時候一個警察能夠把一千戶人家的情況全部記下來,這一千戶裏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幹什麼工作,多大年紀,住哪兒?他都能摸得門兒清。誰家孩子就業難或是不聽話,片兒警也經常代替老爸或是大哥去教育教育。
4 {: F) m0 P) |/ i  河南“性奴案”,讓我們在意識到犯罪分子狡猾、變態的同時,也的確應該反思日漸疏遠的鄰裏關係、某些警察責任心的缺失。鄰裏之間生疏感的增強,固然與搬進樓房有關係,但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不信任感的增強。家家都生活在厚厚的防盜門背後,在鐵絲網圈就的“籠子”一樣的空間裏生活,這種生存環境更加讓人容易轉向自己的個人小天地,而不去關心別人。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倘若人們能彼此熟悉、加強聯係,相信就不會有兩個女孩早早地枉死在那間小小的地下室裏了吧。(山東 陳小二)

性奴案折射邊緣監管真空

      洛陽性奴案,讓人驚嘆現代社會竟然還暗藏著如此深刻的人性之殤,其所挑釁的社會底線遠遠突破公眾的容忍范圍,作惡者的公職身份更是成為公共輿論聚光的焦點。河南省洛陽市公安局透露,嫌犯李浩在洛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大隊,屬事業編制,非公務員。2 ]& P* T: I1 K
  當公務員的身份成為標簽,去身份化就成為部門切割的重要手段,以避免陷入輿論困境。在目前的行政體制下,一些事業編制雖然沒有公務員之名,卻有公務員之實,尤其是稽查大隊,仍依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管理模式與公務員幾乎相同。雖然嫌犯並不具備公務員身份,但依然不妨礙輿論對這些吃財政飯的公職人員管理進行質疑。
tvb now,tvbnow,bttvb' o. b2 n( X! C8 O" o+ Y. A8 W
  對一個如此挑戰正義與倫理底線的案件,當然可以作不同層面的反思,比如嫌犯自身性格的分裂與暴戾,執法機關的疏忽等。李浩囚禁6名女子長達近兩年,其間也曾露出破綻,卻未引起警惕。洛陽市公安局長向全市公開道歉,4名警員被停止執行職務,就和這有關係。在一係列反思當中,有個極易被忽略的環節,就是單位是否存在疏于職員管控的問題。 / j6 h# B+ s( L$ d) Q6 d9 L2 n
  無論是行政機關還是事業單位,在經歷過計劃經濟解體之後,傳統意義上無所不管的“單位”出現功能弱化,直接表現在職工乃至公務員對單位的依賴減少了,單位對職員的管控放松了。這原本是公民社會發展的良性表現,但處在某種秩序失范的轉型時期,原有單位的管理由于沒有相應的替代,使得一些秩序的“邊緣者”監管出現真空。 " d2 f+ r1 l6 u, J  T
  即便是一些公權力部門,在內部職員管理上也抱著“別人的私事少管”的態度,放松了對本部門人員最基本的思想和行為觀察。現實生活中,不少外表看似斯文的人,最後犯下令人震驚的罪行,其實不同程度都與這種真空有關。   _* X# X' W7 k
  不光是單位管理出現了失效,整個社會都因為陌生人的環境而呈現出管理虛空趨勢。生活在同一個小區內,鄰居間老死不相往來,對別人的事不管不問的陌生人思維,讓社會基本的秩序管理出現“黑洞”。本案中,嫌疑人耗時一年在鬧市居民區開挖地窖,並囚禁他人長達近兩年時間,周圍的市民一直毫無覺察,固然嫌疑人作案手段高明,但也從另一側面說明社會管理所面臨的挑戰。
" ^1 k: w1 c6 ^, K  不可思議的案件背後,總有一係列的生成土壤。性奴案的發生,應該對我國當下的社會管理創新,有著別樣的啟示。 (傅達林)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