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老人倒地死亡後的道德迷失

漫畫(資料圖)

    有兩則新聞讓人心情沉重:一是88歲的李老漢在離家不到100米的菜場口迎面摔倒後,圍觀者無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時後,老漢因鼻血堵塞呼吸道而窒息死亡(《楚天都市報》9月3日);二是江蘇鎮江六旬老人楊先生晨練時發現一名醉酒男子蹲在公交站臺石階上,便勸說其早點回家,隨後又伸手相扶。不料男子誤以為楊先生要偷自己的東西,隨即與他人將老人暴打至重傷。(《揚子晚報》9月4日)公仔箱論壇% g2 M' Y' w8 V: c
    從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許雲鶴案,再到南通殷紅彬,從杭州高一幫扶倒地老人卻遭家長訓斥,到武漢老人倒地無人扶而窒息死亡,再到鎮江老人扶醉漢被誤解並被打成重傷,這些似乎都在提醒廣大公眾:幫人有風險,出手須謹慎!! i" j( C& \  B0 X) F
    不少人嘆息,社會道德因上述事件而倒退30年。不少人將近年社會道德嚴重滑坡的原因,歸結為社會誠信的嚴重缺失,這此解釋不無道理,不過筆者堅定地認為,社會底線正義的偏差導致了道德的迷失,後者是前者的必然結果。
* j4 r4 }6 r1 k5 _    幾年前的南京彭宇案一審判決結果,是司法機關失守社會正義的開端。當事法官採用絕對化推理,在雙方對是否撞倒老太這一基本事實存在嚴重爭議,並且雙方均無直接證據的情況下,法官通過自由心證式的邏輯推理,絲絲入扣地把自稱“助人為樂”的彭宇,推入撞人賠償的不利後果中。它較為持久地影響了社會公眾的道德取舍。
4 P6 k/ l/ G2 _8 G4 d1 o0 _; m    此後,天津又出現“南京彭宇案”的升級版,不僅獨創了“不接觸的交通事故”說,還提出了“驚嚇導致老太摔倒”的交通事故新類型,判決汽車司機承擔近11萬元的賠償責任。而前不久的南通公交司機幫扶老太反被污撞人的事件,雖然很快便真相大白,但只能歸功于車上安裝的視頻錄像設備,如果沒有視頻錄像,後果會怎樣?假如被撞老人將公交司機告上法庭,沒有錄像為證,司機能脫責嗎?所有這些事件,都再次強化了公眾的“助人恐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誰還敢大著膽子在街頭攙扶老人?!! ^1 x5 t5 D7 I' M$ C' T& O$ j
    既然大家都不敢也不願在大街上出手助人,一方面讓那些需要幫扶的人很受傷,只能自己掙扎著站起來,或自行承擔其他不利後果;另一方面,也讓需要幫扶的人對獲得幫助失去信心,不敢輕易相信關鍵時刻會有好心人,遇到有人出手反而認為其不懷好意。于是,就出現了鎮江晨練老人幫助醉鬼反被疑為小偷,甚至被暴打並重傷的事件。5.39.217.77:8898+ c3 I" m7 i* _! Q1 [
    幫人也好,撞人也罷,在沒有其他證據證明責任的情況下,雙方出現糾紛並且訴至法院,這在法治社會十分正常。但關鍵的問題上,法院是社會正義的最後底線。可個別法官不依證據,也不遵法理,僅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和漏洞百出的邏輯推理就定讞下判,甚至用上“沒撞人就不會跟隨送醫”這樣令人膽顫心寒的理由,這怎不讓人望而生畏?如果最該堅守社會正義底線的法院,在底線問題上都頻頻失守,社會道德迷失也就成為必然。(李克傑)

法律要扶起“摔倒的道德”

      據媒體報道,9月3日上午,武漢市一位88歲的老人在菜場口摔倒後,圍觀者不少卻無一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小時後,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S  J1 F6 h& Y+ u
  這是一場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劇,只要有人上前扶一把,就有可能挽救老人的生命;但這似乎也是一場無法避免的悲劇,因為“彭宇案”的蝴蝶效應已經顯現,圍觀者怕被污蔑為肇事者,不敢上前扶起老人。
6 Q# u: P2 e3 p; F( u* b5 Z公仔箱論壇  對冷漠“看客”的批判,從魯迅先生那時起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這層冷漠,有了值得深思的新內容。tvb now,tvbnow,bttvb% ]& ^2 N( R4 C1 G4 z+ }- s
  前不久,司機殷紅彬熱心幫扶摔倒老太,卻被污蔑撞人肇事者,幸好車載攝像頭記錄了當時發生的一切,才避免了又一起“彭宇案”的發生。但是,這些事件給公眾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卻像瘟疫一樣蔓延開來。
9 g$ n( s4 [2 Y) V" M9 \tvb now,tvbnow,bttvb  類似“彭宇案”有一個共同點:法院在最後的判決中,沒有給出一個守護底線的答案,而是通過調和讓被告承擔一些賠償,最終讓原告撤訴息事寧人。這種中庸的做法以及模棱兩可的判決,難免帶給公眾道德上的焦慮:扶一把老人,一旦成了被告,可能得承擔責任;一把不扶,又在道義上過不去。老人摔倒在地,眾人圍觀卻無人敢上前搭救,這是“彭宇案”效應發酵到極端的表現。
& v& p6 n9 i( K+ Z3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司法的主要功能既不是創制新規,也不是規范道德,而是在時代不斷變換前進中,界定公民權利保障的界限。盡管法院判決沒有鼓勵人做好事的義務,但也不能做一個削弱是非觀的“和事佬”。不惜違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原則,在事實和法律面前將對錯“和稀泥”,如此司法判決本身就是對法律公正性的巨大傷害。公仔箱論壇% v) T3 K3 `1 {6 H) M3 C# f0 w4 C# w
  雖然社會在不斷發展,但助人為樂、見義勇為仍然是我們這個社會推崇的美德。“彭宇案”並不能改變我們整個社會的道德觀,但如此任由低級的司法判決蔓延下去,必然會助長更多的人“見死不救”。
  l7 h6 K& M% Z: N5.39.217.77:8898  扶不起的老太,儼然已是今天我們社會的一道傷疤。消除這道傷疤,需要司法積極地向社會輸送“道德的血液”,用法律公正的力量扶起“摔倒的道德”。通過嚴格司法判定,保障做好事者不需自證清白,讓“碰瓷”者受到應有懲罰。如此,冷漠才能不再有借口,熱心相助者才會獲得更多支持的力量,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風尚才能得以不斷發揚。(汪彥玲)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