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鄉居民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特別是由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過低,“幹得多,掙得少”,制約著百姓消費能力和生活質量的提高(12月3日《人民日報》)。3 ]* W- i. o8 X/ P. E
同日國家統計局披露我國居民消費增長較慢,2008年中國居民消費率僅為35.3%,美國為70.1%,印度為54.7%(12月3日新華網)。4 Q2 t# i, p: w2 P+ l
這些年,我國經濟一直高速增長,國民財富總體是極大增長的。為什麼會出現這幹多掙少,消費不足的問題?道理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在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有許多“不普通”的人和部門,“幹得少,掙得多”。
9 }9 ?/ a2 r( C. Q5 ~! ]5 L0 f 與勞方相對應的資方,就是典型的“幹得少,掙得多”。社科院報告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目前很多企業利潤的大幅增加在相當程度上是以職工的低收入為代價的”,“利潤侵蝕工資”現象突出。這些年,我們的富豪榜不斷上演財富大躍進,在世界上都排得上號了,但普通職工的工資,卻遲遲不“與國際接軌”。而與普通企業相對應的壟斷企業,利潤動輒上千億、號稱“最賺錢”,高管薪酬也紛紛向華爾街看齊,他們真的多幹了嗎?大家心裏都清楚。公仔箱論壇8 Y& v' a" s3 O" h
再以與民間相對應的政府為例,“幹得少,掙得多”的趨勢同樣十分明顯。機關公務人員平均工資長期高于企業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數據顯示,1995到2007年,政府收入佔GDP的比重從17.39%上升到32.87%。與之相對應的是,各種社保民生保障投入卻長期不足——教育投入遲遲不能達到“4%”的及格線,保障性住房建設緩慢遲滯,養老保險虧空嚴重……事實上,有時政府“掙得多”,甚至是直接以壓制居民消費能力為代價的,如政府賣地收入與高房價之間的關係。
- I9 \7 M8 Y4 ~$ ttvb now,tvbnow,bttvb 所以,矯正普通人“幹得多,掙得少”困局的根本出路,無非是一個解決另一部分群體、部門“幹少掙多”的問題。
* g* k! n& P4 ^: y* S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6 W( Z- e& e2 d, l9 }
來源: 揚子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