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消費股中的HMV HMV清盤,若說意外,就是它死得太遲。連殺掉唱片的MP3機都已消失,HMV捱到今天全靠老本。這是行業自殺的經典案例,下一個受害者很可能是書店。日後的商場,只會容納能提供親身體驗的店舖,現時的消費股都要與時並進,避免步HMV後塵。tvb now,tvbnow,bttvb% Y2 l: y, [7 f" A: o; x# t/ Y* K% r
IFPI統計,美國的唱片銷量在1999年(MP3誕生的第四年)達到7.9億張的巔峰,至去年僅剩3.1億張。網上正版銷售卻由近乎零,至去年達13億次下載。# S! D4 _3 z0 j* c, _* f
整體而言,美國音樂業去年52%收入來自網上,首次逾半數。若加上多幾倍的盜版下載,實體CD佔比不足一成。但以網絡銷售的佔比計算,美國只是全球第三發達市場,第二是南韓(53%)。第一名很多人猜不到,竟然是中國(71%),因為是跨代式發展,從一開始就沒有正版唱片店。
# b$ `7 M, h. i1 T) z& A(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現時全球最大的音樂銷售商是蘋果,去年賣出近30億首歌,佔全球音樂業的29%。MP3殺了唱片業,蘋果的智能手機則殺了MP3機。
8 S! y3 V+ F2 V: h%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唱片業最受互聯網打擊,因為網上可提供試聽,而且一click便可下載到手機。相反若買唱片,就要大費周章轉換檔案,再傳送到手機,傻人才會做。tvb now,tvbnow,bttvb" V: S2 L5 ]* n1 M! e8 E
HMV可捱到今天,一來底子厚,二來商場為了多元化而給予租金折扣。但長貧難顧,唱片店佔地大,CD卻愈來愈少人買,執笠只是遲早問題。亞馬遜由實體書店轉型為最大的網絡書店;HMV卻拒絕進化,形同自殺。tvb now,tvbnow,bttvb0 V7 G) y1 g5 @3 z5 E+ m
從科技角度,下一個受威脅的是書店。但看實體書仍舒服過看熒幕,在更符合眼球健康的新一代熒幕面世前,書店仍可撐一陣子。港人尤其毋須過慮,因為三大連鎖書店(三聯、商務、中華)都有政治使命,肯定捱得長過HMV。
0 w' P2 ]' X1 ~$ r6 e)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長遠來看,網絡銷售兼具成本(慳舖租)、規模(入貨折扣)和資訊(可囊括所有同類貨品)優勢,肯定會搶走實體店大量生意。日後可在商場經營的,只有提供親身體驗的店舖,首先是餐廳,然後是服裝(尤其是鞋)。 g! z9 @- N5 M2 u
最高危是電器店,因為佔地大,價格敏感度高,而親身體驗相對不重要。日本的網上電器銷量已超過實體店,內地去年也掀起電商大戰,國美(493)和蘇寧被迫轉型應戰,但形勢不樂觀。3 P. b8 U) v$ u! x) {7 g, e, K; Q
其次是百貨店,因為櫃位租用需求下降,去年銀泰(1833)和茂業(848)開始把百貨店轉型為購物中心,增設餐廳、迷你戲院和遊樂場,強調休閒體驗,而非單純購物。5.39.217.77:8898% R/ X' H% `: e! s
在這方面,台灣誠品是最成功例子之一,把狹小擠迫的書店,轉型為品味的體驗,包含餐廳、展覽和奢侈品銷售。HMV若有這種先見之明,或可避免走上絕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