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頭份鎮斗煥里的井頭伯公祠,相傳已有近200年歷史,廟前水井的井水源源不絕,雖然現在家戶大都有自來水,周邊居民仍習慣每天打水做為清潔之用,伯公祠在頭南公路開通前庇佑許多往來旅人,至今仍被地方傳頌。 斗煥里的古地名「斗換坪」由來,是清嘉慶年間,粵籍客民黃祈英來台後,延著中港溪開墾,在現今伯公祠附近做買賣,許多原住民以鹿皮、木耳、香菇等物向黃祈英交換鹽、茶葉、布等民生用品。 「斗換」意指以物易物,客語的「坪」則是指高地平台,當地人因此將地名取名為「斗換坪」,1946年台灣省議會推動台灣自治後,才將「斗換坪」改名為「斗煥里」。$ P) T, E& k( `" K
8 W# O( F. l! F: P. D5.39.217.77:8898 根據客家文史學者陳運棟所編撰的「頭份鎮誌」記載,井頭伯公祠前的「斗換坪老街」,在頭南公路開闢前為頭份往來三灣、南庄的重要道路,剛好當地有七棵大楓樹,往來的旅客常在樹下歇腳,居民便開鑿水井供旅人飲用,並在井前設伯公香位膜拜。 # ?; N7 B; c! y, I9 l# x+ Z
「一天不來打水感覺很奇怪」85歲李姓居民表示,就算下過大雨,這口井打出來的水仍是相當乾淨,秋冬枯水期間,水位也不會下降,自來水還不普及時,還有人走了好幾個鐘頭的路前來打水。 縣議員鍾福貴說,以前常聽老一輩回憶,早期往來頭份、南庄的先民必定會到井頭伯公前祭拜,祈求路途平安,相傳只要祭拜過都能平安歸來,相當靈驗,至今仍會有居住其他地區的信徒前來祭拜,香火鼎盛。 斗煥里前里長曾玉焜的父親曾阿才生前常到住家附近的井頭伯公祠祭拜,並發願若工作順利將出資改善伯公祠環境,曾阿才卻在1968年里長任內過世,7年前曾玉焜在母親曾劉申妹的提議下,兄弟6人集資150萬元重新整修伯公廟,並將周邊綠美化,打造成為斗煥里的觀光景點。
* N6 B( G! S* }/ _% E7 l" L) n3 p7 F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5 n3 u5 u% ^/ R# F/ n+ \5 n- }! s
苗栗縣頭份鎮斗煥里井頭伯公祠,相傳有近200年歷史' d8 a' M! D; q- C% l$ ^2 g! C
1 z6 h$ \7 C6 A! c7 L" `公仔箱論壇
& ^7 ]% K) f! v5.39.217.77:8898
5 C( f# C& C" A8 Q' C3 |7 @: a4 P廟前水井的井水至今仍源源不絕
$ O' ]% e/ @4 W& b& h公仔箱論壇
; @9 u4 J7 o1 J$ ^, b1 A5.39.217.77:8898& w- R/ n' g%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