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兩個不可能與一個不可以

在今日連戰與習近平互會之前,雙方可將兩岸未來情勢作一想像。 我們認為,兩岸的未來,有兩個不可能,與一個不可以。對台灣言,有「兩個不可能」:一、台獨不可能,所以台獨已非選項;二、「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亦不可能,若採此途,最後可能在困迫又不合理的情勢下被「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吞滅。大陸則有「一個不可以」,即不可以用武力消滅中華民國;試想,一個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帳就難以償付了,倘若北京真以武力將民主政體中華民國消滅,其政治債務更將永難清償。 在「兩個不可能」之下,台灣或中華民國必須在「一個中國」的範圍中找到立足點。另在「一個不可以」之下,北京唯有採取和平的方法面對中華民國,而和平的方法最主要的檢驗標準即是民主;也就是說,北京既不可用武力消滅中華民國,唯一的辦法就是必須以民主的方法來包容及對待中華民國。 在「兩個不可能與一個不可以」之下,中共十八大所楬櫫的「探討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即顯得有其見地。因為,若不能先就「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如何會有「合情合理的統一」,又如何教人接受「統一」? 北京主張「統一」,但若不可能(不可以)用武力消滅中華民國,即必須用民主的方法來處理「尚未統一」的兩岸關係,也就是必須正視「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等並立的「特殊情況」,以設法在此一架構上建立「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畢竟,若不能在「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使台灣人民先認同「中華民國是一部分的中國」,將如何使台灣人民自我認同為「中國人」,更如何奢言「統一」? 另一頭,台灣怕談「統一」,但「統一」的議題卻不會因畏懼或逃避而消失。台灣若不能塗銷「統一」議題,即應設法操持與節制統一議題;亦因此,非但不須逃避「一個中國」的題目,更應在「一個中國」的範圍內找到中華民國的立足點。同理,台灣與其避談「兩岸政治關係」,其實不如對「兩岸政治關係」提出條件與主張,也就是應當爭取在「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中,建構「合情合理的兩岸政治關係」。而此一「政治關係」,當然應以涵容中華民國為要件,捨此豈有可能合情合理? 北京既將「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為一個正式的兩岸政策議題,即意味著已經認知到,兩岸的終局解決絕非短期可以獲致,更絕非憑藉武力或政經暴力所能獲致;因此,雙方皆應有從長計議的打算,在相互尊重「特殊情況」的共識下,建立一種「合情合理的政治關係」,以作為兩岸「尚未統一」和平穩定的互動平台。也就是說,兩岸應將政策焦點,由「統一」的久遠目標,轉移至「尚未統一」的長期過程。 在「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北京反台獨,但不能抹殺中華民國,因為中華民國不是台獨,而是「中華」及「民國」;相對而言,中華民國若反對武力統一或不民主的統一,就更應爭取「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合情合理的兩岸政治關係」,用為操持及節制統一議題的憑藉。倘若中華民國不能在「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經由「合情合理的政治關係」取得話語權及節制權,則情勢即可能照著別人的劇本演出。 如果今日連習會論及「探討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希望雙方皆能參考本報社論所提出的「大屋頂中國論」;因為,此論完全符合「尚未統一/特殊情況/政治關係/合情合理」四個條件,亦在「一個中國」的範圍之內。 大屋頂中國:在大屋頂中國下,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兩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國,同屬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個(大屋頂)中國」。
6 O5 V; L2 X, v, k+ ^. Z: r4 x& o
) ?6 [! N  h- d2 h-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b; C6 O  k0 L
【2013/02/25 聯合報】公仔箱論壇5 v9 v4 \7 [- H

7 I5 e" k% j( btvb now,tvbnow,bttvb+ G) f6 [1 p/ z  y' S

1

評分次數

  • aa00

兩岸警句:道路決定命運

昨天上午李安獲奧斯卡金像獎,及昨天下午馬政府宣布核四訴諸公投的消息,幾乎淹沒了北京連習會的新聞,但並不能減損這場兩岸高峰會的意義。
) E; V0 a3 u% _- stvb now,tvbnow,bttvb行前,連戰方面一再強調此行只是「走春訪舊」,「不代表任何政黨或團體」;總統府方面則稱,馬總統對連戰此行「並未託付特定任務」,但對連戰此行以「民間身分」訪問大陸樂觀其成。「樂觀其成」一語,通常是用在局外人對局內人的祝福。tvb now,tvbnow,bttvb* N7 x0 S& ]8 Y5 z8 j
馬連二人如此定調雙方在「連習會」的關係,確非尋常。倘就消極面看,似顯示馬政府對此次連習會的創新與發展未抱太大期望;但若就積極面看,則連戰既擺脫了「代表馬政府或國民黨」的身分羈絆,也許就取得了自由發言的較大空間,而馬政府也可藉此對北京作出政治試探。
- \( z9 S- H/ B8 e0 O0 Stvb now,tvbnow,bttvb從昨日連習會公開的訊息看出,原來被認為將藉此會宣示重大兩岸政策綱領的習近平,竟只見寒暄及泛泛之論;非但未聞什麼創見,連中共十八大報告所言「探討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等議題亦未論及。相對而言,連戰的表述,如他自稱「不是為了一黨一己之私,一地一時之利」,反而說出了一些馬政府與北京當局皆不敢說或不便說的話,啟人深思。5.39.217.77:8898  o1 n1 R" ?! m# r' t' t, w
連戰說,他認為,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及相關文件中提到的「探討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從兩岸現行規定出發」、「尋找一個中國的連結點」、「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等觀點,皆是「既正視現實,又高瞻遠矚的見解」,並表示對此「深有同感」。倘若連戰是以馬政府或國民黨代表的身分赴會,即不可能公開贊同此類觀點,也不會有如此發言的自由空間。
, v; P' ~: D3 m: {+ b/ n然而,再進一步,連戰則說,希望兩岸能從這些觀點上出發,展開探討,累積共識,「建立(尚未統一的)一種平衡、對等、有效的政治架構」。這是因為連戰先贊同了北京所稱「探討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及「從兩岸現行規定出發」等語,始能提出在兩岸「建立(尚未統一的)一種平衡、對等、有效的政治架構」。
& g+ a7 F" j- w+ o, g2 ^0 j" h兩岸的困局在於:北京的論述往往失諸空泛,例如「尚未統一」究何所指?「特殊情況」又作何論?因此台灣不願也不敢對這些空泛的論述提出落實的主張,以免墜入陷阱。例如,北京稱「探討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卻不能將此種「特殊情況」落實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平衡對等」的現實;又如,北京稱「從兩岸現行規定出發」,卻不能落實到「從兩岸現行憲法出發」的現實。因此,即使台灣不乏有人贊同「探討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之理念,卻很少有人對此一理念的落實懷抱期待。所以,對於北京的提議,台灣往往只知拒絕或擱置;但連戰此次則嘗試探究這些空泛概念的實際意義及如何落實。
' @. M- u3 E8 X9 k+ {9 w4 M- }: qtvb now,tvbnow,bttvb連戰說:「歷史造成了一九四九年的兩岸當局互不隸屬,這是客觀的事實。」再稱:「在雙方的政治分歧仍然存在之際,我們(兩岸)一方面分工治理、相互尊重,一方面加強合作、謀求雙贏。」又稱:「在當前特殊情況下,兩岸對『一個中國』各有不同表述,但雙方完全可以『求一中架構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5.39.217.77:88989 e" V! K2 S& `# t4 w
北京常持「一個中國」的空泛主張,但連戰顯然認為,若不能在政治現實上釐清「一個中國的同與異」,則一切議題皆不可能落實。應可相信,在連習二人單獨會面的三十分鐘中,雙方可能有更直率的剖析。tvb now,tvbnow,bttvb# Z% w$ h. G3 E. [/ g) G2 w6 D; q
連戰雖仍語帶保留,但其言論內容已是前所未有的直率與深入。連戰此行若是「馬英九的代表」,即不可能說得如此直白;而連戰是兩岸公認的可以信服的人物,亦為台灣泛藍主流的重要標誌,如今連戰坦率地表達了他的兩岸觀點,應可視為台灣民意的共識與底線,這是兩岸皆必須嚴肅正視者。連戰此行不代表馬政府,但其實有更大與更高的代表性。
$ f1 [7 H4 D! d) O' |5 A+ G$ [# }9 mtvb now,tvbnow,bttvb客觀而論,北京當局可能並未預見也並不樂見連戰表達這類的觀點;但連戰既表達贊同習近平所說的「道路決定命運」,則兩岸的道路,應當即是「不為一黨一己之私,不為一時一地之利」的道路!
# V2 f2 L7 L; X2 T% Utvb now,tvbnow,bttvb
) d  Y2 Q5 n, X" ?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8898# h* o+ j/ Y8 p" q* `

" h' W$ c7 c8 u7 z4 V3 J5.39.217.77:8898【2013/02/26 聯合報】8 J% m8 ]! p7 I( L3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 ]* `8 k( {9 M  V8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1 s: U- M6 Q3 n/ ]2 H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