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日中友好協會名譽顧問村山富市28日起率團訪華,這是繼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訪華之後,日本再次派出對華友好的政治家訪華。在中日兩國關係膠著之際,日本執政聯盟「頻繁來使」的目的不言自喻,是為了修復劍拔弩張的中日關係。每當中日關係緊張時,日本對華友好政治家都會出來扮演斡旋角色,為緩和中日關係發揮作用,值得充分肯定。不過,要真正改善中日關係,安倍政府必須正視歷史,在釣魚島問題上,則要有誠意有行動,與中方對話磋商,尋求妥善管控和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5.39.217.77:88980 D' ]1 h, r# x( E/ Q+ a
6 a3 D1 i7 g" f) m村山在日本政界具有極大影響力,他是日本歷史上繼細川護熙之後第二位以首相身份向二戰亞洲受害國口頭道歉的政治家。1995年他出任首相期間,曾發表承認日本侵略戰爭的「村山談話」,公開表明日本不能再逃避,必須正視過去的侵略和殖民統治,他因之被稱為日本政壇有良知的政治家。村山曾對華有20多次訪問,對推動中日關係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實際上,類似村山那樣的日本政壇知華派政治家,每當中日關係僵持時,都會出來扮演斡旋角色,推動中日關係克服困難向前發展。
- m0 N, {! m. P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n1 B4 ^; H2 B
村山此次在來華之前就明確表明了自己的目的,將會同中日友協會長唐家璇等舉行會談,就釣魚島問題舉行磋商。而歷史問題和釣魚島問題,是中日關係的兩大關鍵問題,村山今次訪華,在這兩大關鍵問題上與中方對話磋商,將會有獨特的積極意義。 7 \. v0 F# G* o# Q* _- U
0 E3 H, e$ B$ X* O& m4 ^) ?) v
但是,安倍政府在中日關係上表現出兩面手法,在釣魚島問題上堅持強硬立場,對華採取「先包圍後改善」的政策,這使兩國關係仍難改善。要真正改善中日關係,安倍政府須有實際行動。首先,日本政府提出將發表「安倍談話」取代1995年的「村山談話」,安倍必須尊重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正確處理歷史問題。其次,在釣魚島問題上安倍政府是否有誠意,要看其是否能做到三個承認:一是承認釣魚島有爭議;二是必須承認目前的釣魚島爭端是所謂「國有化」造成的;三是應承認目前釣魚島最基本的現狀,是中國的海上執法力量已經對釣魚島的海域和空域進行了常態化的巡航管理。
' L) _6 f2 f3 G; i" H+ w9 W! P+ t# Q5.39.217.77:88984 x) x2 I+ T1 |% g5 Z2 q3 _, v
文匯報社評
& |8 n, S. [. \! w% U5 q5.39.217.77:8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