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之下,經營成本上漲,加風四起,市民生活百上加斤。即使港府已作把關降低加幅,惟利潤管制下仍無法阻止兩電明年加價,中電和港燈昨天便提出,明年將上調電費5.9%和2.9%;不過,兩家均同時引入節能優惠,低用量用戶的電費或不增反減。
: m" w6 E8 T) K7 H' K公仔箱論壇1 ^: G9 q, {: X8 s. p% F- q
百物騰貴,電費又豈會例外?所以,加價誠令人不快,但也無可奈何,普通市民惟有硬頂。然而,加價之餘有兩點值得斟酌:第一,加幅是否合理?第二,會否嚴重影響民生經濟,尤其是基層市民和中小企業?5.39.217.77:8898. @5 _& g! D6 `3 W8 ]: R
tvb now,tvbnow,bttvb5 w7 w S" o2 \6 V; r( |, Z: Q
港燈加價2.9%、中電加價5.9%,與全年通脹約4%比較,前者無疑跑輸,其克制加價的做法確值肯定,而后者則嫌偏高,乍看之下當然令人失望。不過,這實環保代價,因為中電目前所用的海南崖城氣田已漸枯乾,須要改用西氣東輸的新天然氣,雖品質上較為潔净,但售價卻高出兩倍。公眾須作抉擇:為環保、優質空氣和下一代健康,我們願意承擔多少?環保與成本的矛盾,須要妥善平衡,不能口呼環保,手卻緊捂荷包。公仔箱論壇9 g0 L5 h8 h/ U( f5 ]
7 \+ c& h3 K3 d3 G
兩電今次引入累進電費制度,意味愈環保、愈省電的用戶,每度電費也愈便宜,不但回應了坊間有關訴求,不少用戶所繳電費甚或不增反減。其中,中電35%住戶和40%商戶料將不受影響,而港燈約20%住戶和44%商戶的電費亦會維持不變;餘下的,中電的中用量住戶(占35%)及商戶(44%)則須分別每月多繳23元和116元,而港燈70%的住戶及工商用戶則會分別多付13.2元和49.2元,實際上都未致構成太大負擔。某程度,節能優惠已發揮了財富再分配的效果,由高用量補貼低用量,有助減輕基層和中小企壓力。中電日前還宣布,將向逾萬基層家庭發放一次性300元電費補貼,就更能紓緩低下階層的壓力。而且港府已推出電費補貼,今年7月起每戶家庭連續12個月均獲150元資助。所以,總的來說,基層市民的電費開支未必上升,加價影響其實心理大於實際。
! S; n; X9 F' P5.39.217.77:88989 P& r) s% q% r5 }2 r
然而,要治本,還須改革利潤管制協議。市場環境今非昔比,於低息、低回報的氣候下,9.99%的「利潤管制」已成一種「利潤保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直言,雖然港府已有效把關降低兩電加幅,但協議之下兩電確能「賺到盡」。因此,趁着明年中期檢討,社會宜開展理性、客觀、務實的研究討論。惟先要釐清一點,任何機制既不能「只加不減」,亦不能「只減不加」。重點是確保機制與時并進、合理合情,例如調低利潤率,或以通脹或債息等為錨,以至優化其計算準則等等。無論如何,最重要還是確保電力機構的持續健康運作,繼續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切不要似日本陷入不時缺電之窘,或如印度甚至美國偶爾出現大停電;此外更要潔净、安全,履行到2020年碳強度降至2005年的五至六成的目標。公仔箱論壇 i/ @# d7 A% q& ]
5.39.217.77:8898: o# N ?( w3 Z* s9 z1 d2 |
加價固然是壞消息,但考慮到中電加價為了環保、港燈加幅又遜通脹,且兩電已引入累進及節能措施,尤其紓緩基層和中小企業的影響,社會不必「逢加必反」,重點還是應放諸未來的利潤協議檢討之上。當然,如能把加幅進一步壓低,又或獲當局延長電費補貼等措施,定會受各界歡迎。
" M3 w0 ]2 d% x3 D# B+ d# p5 v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2 _5 F3 ^! u. A) D& y
9 f! H+ E9 t& H* h- Y% k* J
5.39.217.77:8898& ?& ~0 p/ k! V
香港商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