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 d# r# y8 u0 b* ~ l公仔箱論壇
2 S# [/ u8 L) @, T* U5.39.217.77:8898為何要圍攻大專院校?也許是大家過去幾天的共同質疑。
+ i: o7 a, Z8 w7 ~0 l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s8 a) E; w$ G& I* F7 d9 D" l; P
一而再,再而三的違反一貫的政治行為。不單絲毫緩解不了當前的社會衝突,卻令局勢升溫,又何以止暴制亂呢?雖然在過去的日子,不少社會賢達、學者等,已提出了不少緩解衝突的建議,以致對武力壓迫作警告,但還是眼巴巴無法扭轉,錯失緩解機會,悲劇莫過於此。" I# f+ ^0 b' L: l1 M/ |) d
4 E, z; Z B4 G( e5 |- m6 Y公仔箱論壇數月下來,一幕幕的警察暴力、濫捕;過去數天,警察更開始圍攻大專院校。不少人提到,於戰爭時期,尚且不攻入院校。種種發生的,市民看在眼內,公道自在人心。tvb now,tvbnow,bttvb9 M) W8 I! f0 `8 ~3 G
林鄭不願面對社會現實
p+ B4 p+ J. Y3 [) p0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事實上,當局以簡單的非黑即白,一事作統論的角度,是根本不足以掌握今天香港社會運動的脈絡。由警察的不分輕重、不合理的武力、任意舉槍等,均反映擁有公權力的人未能分辨普通市民、示威者、所謂「暴徒」或是黑社會人士。一個關鍵的因素,是在於當權者都不能正確地掌握武力鎮壓社會運動的嚴重性。他們理解的是以往處理滋事分子、黑社會等經驗。他們沒有意識到,社會環境改變了,社會運動的參與者實與他們固有經驗有本質上的差異。打着「We Connect」旗號的林鄭政府,連這一點都不願意面對,產生數月來一次又一次的衝突,製造一層又一層的民怨。
3 ]9 T6 E. k# B8 y' l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e: o* A" P# S
從而,衍生出政府的處理方向為「止暴制亂」。犧牲了警民關係,以及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亦源於這制度性的背書,警察日漸肆無忌憚的選擇性執法,甚至出現仇視示威者的心態。又如暴打已被制服的市民、對手無寸鐵的示威者開槍。在和平紀念日攻入中文大學,以正義之名,濫用暴力,引致浴血抗爭。除製造白色恐怖,實看不到對社會現況有任何幫助。
0 y9 F4 s: l/ b3 r' Z- e3 W5.39.217.77:88988 {) ?! X. o+ i- y3 D! F' @+ c
歸根究柢,「不惜一切鎮壓的態度」是否最合宜的手段,是作為政府、政治領袖必須面對的歷史難題。怎可能單圖武力鎮壓疏導今天社會不滿的情緒。
' I- N- w4 }% m8 E!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 D8 ]# J- ?5 j1 K* r& B如我們看深一層,不難發現大部份年輕一代着眼於一國兩制、高度自治、50年不變的承諾;這本是作為香港人珍而重之的價值。
3 n1 h$ w, A, P% O7 D5 ^* a9 I; k
5 }5 e0 `$ D: \' c由是觀之,香港人這身份意識已在過去日子的壓迫中形成,經歷過身份的鬥爭,才意識到當中核心價值的重要。如黑格爾所說,主體意識不是天生,也不會從天而降,而是經過壓迫、鬥爭,才從經驗中認清自己。如此,武力攻入校園,鎮壓知識分子,就可解決問題,似乎太不切實際。
* A+ z9 C2 Z! g3 w( S9 r3 P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4 Z* Q8 d8 `5 {* y9 L K K
既然武力鎮壓不是解決問題的選項。擁有公權的何以一方面聲稱「止暴」,另一方面卻不斷以武力「製暴」;然而又指望,社會不滿情緒可自動停止。試問,何以緩解當前社會問題。
' D1 U5 s# c' D$ }% o# s' Y5.39.217.77:8898
6 j1 Z4 j- `' A* `. stvb now,tvbnow,bttvb如此,鎮壓不能解決今天的問題,或者說,這帶來的問題必然超過其能解決的。任何有公權力的人,宣稱這是可行的選項,都是不誠實不負責任的,根本沒有資格再擔當政治領袖。5.39.217.77:8898, ?& d3 ^, z# H$ m- Q" q \
# `0 k7 Y9 ]* j# Q1 o) ?' _三世
! p1 e+ _$ i. {! J( O( k5.39.217.77:8898香港公務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