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世道人生:六四殺到嚟 - 李怡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Z* @: c6 o6 S; t1 a( x3 `' b
; F" S6 c8 W! w) B" f9 P9 X5 s$ h
上周,連登討論區的網民自發組合,在紅磡、大圍、北角及荃灣等區嗌咪和派發「反修例」傳單,每次每地有十多人參與行動,大都是些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他們自費印單張,出錢出力也不怕曝光。這行動相信還會持續。
# H; }: t" G7 K8 P  e+ H
3 {* m/ o4 W/ B' K% s6 k3 L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前天,支聯會發起六四遊行,人數較去年增加一倍,有2,000多人。更罕見的,是近年已經不大見到身影的年輕人也不少人參加。年輕人不認同中國,不認同愛國,不認同支聯會的「建設民主中國」口號,是近年少見他們參與支聯會活動的原因。現在為甚麼回來了?3 ^3 g& N6 x& G: n: h& x1 J

3 @0 ^+ L" Y" G; b! p$ J; Z公仔箱論壇因為30年前的六四,現在殺到香港來了。
$ S( L9 R. M' G5 o8 Ltvb now,tvbnow,bttvb
- E( o8 l/ [) Q! g3 B3 j- j. |1 q30年前北京發生屠城慘劇;現在,香港送中惡法通過後,大屠殺也會發生,不過不是一兩天的血淋淋的屠殺,而是把香港一些市民,在中國索要下被當作「逃犯」送去大陸,經受全無法律保障的審訊和煉獄熬煎而折磨致死。六四後,大陸在恐怖統治下萬馬齊喑,成為無聲的中國;在送中條例威脅下,此地也會成為無聲的香港。
% K7 E! {6 Z- C4 t: ]( O5 z  h- J+ q5.39.217.77:8898
4 w" q8 |3 W, s, e$ B- O* `六四北京有惡形惡相揮拳喊打喊殺的李鵬,今日香港也有惡形惡相剛愎自用的林鄭,兩人都是激發群情的惹火尤物。
# v/ E5 p4 K3 \tvb now,tvbnow,bttvb- o2 R/ e+ Y' N$ Y% c& O% P% }
六四北京有臭名昭著的大話精袁木,他說六四只死了23名學生,又說天安門廣場沒有死也沒有傷一個人。香港現在有張建宗說經他解釋後,有些外國商會,接受了送中例,「不再擔心」,但記者問他是哪幾間商會,他卻說不方便公開。林鄭說送中例提出「到後期」,因有人到外國邀請外國勢力介入,才使中聯辦、港澳辦出聲。但實際上2月開始,已有美國駐港總領事發聲,到5月4日李柱銘等訪美前,至少有13個外國機構和組織表態關注《逃犯條例》修訂。tvb now,tvbnow,bttvb- {* t( g8 u  }  Q
5.39.217.77:8898+ w! U$ D4 g4 f
黃台仰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不再主張香港獨立,目前更重要的是香港的人權狀況和港人身份。「如果港人失去自己的身份,那麽港人便會在這場『遊戲』中消失」。李東昇表示,一旦《逃犯條例》修訂獲通過,將有更多港人流亡外國。他們雖逃亡卻不想更多港人逃亡。
' E& `1 K* ^# d: d! h5.39.217.77:8898
' A- W5 @9 y. r' n/ H( C2 I' t9 c7 n# }黃李二人雖已離港,但他們與香港年輕人仍然心連着心。香港年輕本土派認識到,種種事態顯示六四殺到香港,香港的人權狀態危若累卵。現在不是爭論本土或愛國、獨立或大中華、勇武奮起或和理非非的時候,不是與支聯會計較甚麼口號才要參與的時候,管他甚麼「左膠」「大中華膠」甚麼虛妄的「中國民主才有香港民主」呢?只要在反送中的大前提下,就參加進去,共同力抗到底。
. j4 M3 c& f% A: U9 n" X' K5.39.217.77:8898
0 K! P0 R+ a4 N# \2 W, {+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0年前在北京殘暴鎮壓的強權,已將魔爪伸展到30年後的香港。昔日李鵬,今日林鄭;昔日袁木,今日張建宗;昔日戒嚴令,今日送中例;昔日屠城,今日宰割凌遲。
' f& o; Z  t& K+ L7 G5.39.217.77:8898
$ D  ?$ U' a: F  V. b香港年輕人不去參加「愛國」集會絕對有理,不接受乞求掌權者「平反」甚麼絕對有理,杯葛曾經污衊他們、和他們割席的團體也絕對有理。但現在不是爭論的時候,這同forget and forgive無關,去六四集會,去6.9遊行,是為了香港人的身份及我們的人權,做自己要做的事。9 Z' v; s( A7 R! \4 s# V% n0 l
/ @( ^! ^/ M: z9 Q
李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