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樹立校園敢言文化 (中學教師 施安娜) - 施安娜

4 {: k8 g$ f) j& b' l

  h0 R' {3 c5 k! i$ G: b6 f李東海小學發生教師輕生事件後,又有報道指「教師拒講是非被校長罵離群」。人們也許要問,究竟學校是一個甚麼地方?不少人提出要「優化」校本管理,但這只是從由上而下管理的角度出發,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
) `7 B3 w1 A, |, f1 s% A: U* I9 I) M$ t. l
教師聽命於校長,校長聽命於法團校董會和教育局,這彷彿是理所當然的,於是遇上不理想的上司,在層層施壓的情況下,教師往往成為磨心,有人稱此為鎚仔揼釘釘揼木,有人以此為共業,彷彿大家都身不由己。這是一種認命的看法,彷彿我們只能期望有一個好上司,一個好行政長官,這與古時期望一個好皇帝一樣。這種文化,在中國人的社會可謂根深柢固。
6 X5 t& ^1 J- S8 S!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H+ o- b3 Z$ p6 _5.39.217.77:8898敢言與納諫好像是孿生兒,這是中國文化中自古便鼓勵的上司與下屬關係。只是能夠納諫的英明在上者不常有,不能因對納諫者沒有期望,就怯於發聲。敢言,指出問題所在、揭出不公不義,本身便是一種力量,讓獨裁、濫權者不敢肆無忌憚、讓被欺凌者得到聲援。敢言,誠然與敢言者的性格與識見有關,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敢言的文化,那才不致讓個別的敢言者單打獨鬥,甚至「壯烈犧牲」。
8 l4 E) W0 S# M% R# y( p5 Q9 ?5.39.217.77:8898, G3 U& Q6 x5 V4 A& F9 T+ @$ j
培養敢言的文化土壤,在現今的香港並未出現。中國人最愛說槍打出頭鳥,因而我們都期望別人為自己發聲,敢言談何容易?我們害怕的,可能只是上司透過職權反覆查卷、查簿、睇堂,嚴重的可能是威嚇辭職、丟了飯碗。敢言者常常要付出代價,在學校這辦教育的地方,也不能倖免。
: ?9 ^6 l* z, w7 t& i' V0 M
7 r& @- p: s$ C, h5.39.217.77:8898我們退而求其次,鼓勵吹哨者,鼓勵內部人員勇於揭發不法,正如東華三院處理李東海小學事件,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承諾提供資料者的私隱保密,不用擔心與調查委員會會面有任何後果,這種免責的做法便得到不少稱許,因為我們都明白給予吹哨者更多保護,才能讓知情人士檢舉時無後顧之憂,這鼓勵的是「戴頭盔」的文化。公仔箱論壇; C: B1 Y5 Q2 q; M" X; J" F' _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W# [* t0 E- T- w
不做鵪鶉 不戴頭盔
3 e8 O  I( h  v吹哨是一種私下的行為,往往是單打獨鬥的,然而敢言的文化,在於公開的,一旦形成了,也可以營建群眾的力量,對於不公不義人人有發聲的責任,是更健康的處理問題的方法。看到不公不義,若害怕因發聲而對自己不利,則往往投鼠忌器,因而噤聲,成為「鵪鶉」,可見保護發聲者的制度是更重要的。
! E1 k' e2 _8 u2 S$ u4 P& }+ h5 I' S%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J: f0 x9 q0 wtvb now,tvbnow,bttvb教育局、法團校董會等有責任建立一套保護發聲者的制度,在制度上讓人有免於恐懼的自由,讓校園成為一個敢言的地方,這不但有助於學校機構的健康管理,也是對莘莘學子的良好教育示範,更有助於推進敢言文化。只有在校園中建立敢言文化,學校才能成為師生工作與學習的樂土。1 j* [7 `( d: ]# Z;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 s& Z1 |: @- {0 O  q5 S
如何培養出敢言文化,重點在於發聲者不須負不合理的代價。在校內營造敢言的環境,鼓勵提出意見,發聲者不會動輒被清算、處理、懲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甚麼情況下才會複查試卷、重複查簿,有所限制,不讓發聲者被無故地反覆查卷、查簿,不至擾民而又不失專業。制度不該是由上而下的條款,而是由全部員工共同制訂的。校政民主化,就從保護發聲者的制度開始。讓仗義執言成為校園的風尚,不做鵪鶉不戴頭盔。tvb now,tvbnow,bttvb2 q4 ?* ~+ B+ @" [) P

! z; b) ~7 X. Z% ?' Z公仔箱論壇施安娜
; r# F" O  Q$ b: w9 i, ?5 a中學教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