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19-2-15 02:58 PM 編輯
9 ^% e6 }# }$ f0 K; W&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Q9 [2 K4 P2 F) h+ ]
3 n4 y7 M/ ?4 N) @+ l
公仔箱論壇/ H/ j+ E4 k. I3 b' c/ g
9 s" m- @8 l, }8 z9 }( @( [" ?& H
0 X: T. ]9 f5 X) r( o% ?5.39.217.77:8898【本報訊】今個冬季天氣特別反覆,氣溫經常大上大落,不但容易令人染病,氣溫急降更有機會增加心臟衰竭病人的發作風險。心臟科醫生指出,血管會因寒冷收縮,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心臟衰竭病發,有研究顯示心臟衰竭病人在冬季入院人數比夏季高七成半,建議患者要按時服藥、減少鹽份及水份攝取,並在天氣寒冷的日子注意保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8 w$ u# d4 v% r
記者:何家朗
' [7 t# S4 S" |) a* o& e1 z
; r/ D7 c6 y: g&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I( L, K; G4 T
心臟負責將血液泵至全身,但心臟衰竭患者因心臟泵血量不足,導致未能供應足夠的血液和氧氣給身體,引發各種症狀。心臟衰竭初期會自動調節,加大泵血量,但會令心臟負荷加大,最終導致心臟發大及功能變弱,進一步削弱泵血功能效率。心臟衰竭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包括冠心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猶以65歲以上及肥胖人士更是患上心臟衰竭的高危族。患者會出現咳嗽、疲倦、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更會導致肺積水、腹部及手腳腫脹。7 T+ `! k9 G+ _3 _# ]. ?5 M0 o$ D
: I, b7 n5 [' B3 l5.39.217.77:8898
& L9 b' u& u' a* _7 K心臟科專科醫生董光達(圖)指出,醫院管理局每年有近兩萬宗因心臟衰竭住院及死亡個案,屬內科病房入院主因之一。冬天有更多心臟病發入院個案,原因是天氣寒冷令血管收縮,心臟需要大力泵血才能維持血液循環,變相加重負荷,增加心臟病發風險。8 Z+ E. j; b" U: I( j" W4 x
6 s* J% Y0 w1 S4 o- m 
# c/ C0 o- ? @+ i( J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F |2 R' h Y4 d
4 \% R# P, J7 ^% t( |5.39.217.77:8898病人宜按時服藥 減鹽少水
0 s, `+ l( A% e# \5.39.217.77:8898董引述中文大學一項2017年研究,分析2002年至2011年數據,發現心臟衰竭患者入院與季節有直接關係,冬季是高董引述中文大學一項2017年研究,分析2002年至2011年數據,發現心臟衰竭患者入院與季節有直接關係,冬季是高期,1月和2月平均每日入院人數比6月至10月高約75%。研究亦發現,當氣溫由25℃降至19℃,心臟衰竭住院風險上升38%,若由25℃下降至11℃或以下,入院風險更高兩倍,當氣溫下降後約一星期是心臟衰竭病人的入院高峯期。
$ i5 k3 d: \8 l% a+ s+ u7 B' z! Z5.39.217.77:8898
8 h8 B) o! I g4 S$ Z5.39.217.77:8898心臟衰竭屬慢性病,一般無法根治,董稱,只能靠藥物控制病情,傳統有多種針對心臟衰竭的藥物,藥效包括穩定心律、減低心臟負荷等,醫生會按患者病情處方不同的藥物組合,近年更有增強心臟保護性神經內分泌系統的新藥面世,能減低入院率。要降低病情惡化風險,他提醒病人日常要按醫生指示按時服藥,並控制鹽份及水份攝取,以減水腫。病人除冬天要注意保暖外,應要留意溫度變化。寒冷時易患流感,可因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臟衰竭,病人應每年接種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