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增醫療資源不如增系統彈性(利世民) - 利世民


9 |+ k! M: q& ~  u; K! F# w! R, a; U3 Q
「沒有人會因經濟問題,得不到適當的醫療服務。」這是香港公共醫療政策的價值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X. w8 p: Q! r1 s2 V5 E
0 |3 y8 S6 D5 X. }9 Z, k. y
從管理角度分析,資源問題可分為資源不足和資源分配失當。但從表面上,兩種狀態很難分辨清楚;而且所有牽涉在其中的官僚,都必然會推諉成資源不足的問題,藉此要求更多。tvb now,tvbnow,bttvb* S* R% l9 T0 H  d4 }' n
tvb now,tvbnow,bttvb8 z' n% [0 A" s/ ~
醫管局成立於1990年,任務是統一管理全港公立醫院,希望由上而下分配資源以達到最大效益。我嘗試尋找醫管局當年的預算和人手分配,可惜能找到的最遠也只能追溯至2000年。當年香港人口667萬,公院病床總數28,877,平均每千名市民有4.09個床位;醫管局總人手為49,151人,全年總支出為291.7億,當中有79%用在薪津。
% ]; T8 z2 E& I+ X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2 y- t- E/ F* u9 ^4 G! {
林鄭政府經常強調願意增加經常開支。2018/19年政府經常開支總額為4,065億,當中有17.5%用在衞生項目;比對2017/18年,單就這個項目,實質增長已有12.5%。以絕對增幅計,僅次於福利開支。政府提出的理由亦離不開人口高齡化這因素。但撇除了需求不斷增加但資源有限的理由,背後是否有資源分配失效的可能呢?
# l' M7 y9 p/ U& B- B
6 e  g/ s/ B$ x5 U& I( D公仔箱論壇2018年,香港人口745萬,比18年前增加了約10%,公院病床總數28,355,平均每千名市民便有3.8個床位;醫管局總人手為74,698人;2017/18年度總支出為641.8億,當中有70%用在薪津。表面證據來看,床位數目追不上人口增長。
) I; V7 I6 {2 _5 v1 p! gtvb now,tvbnow,bttvb( v/ d& }: M% E8 v6 m
當然,單憑病床數目不足以全面地評核醫管局的工作,但常識告訴我們,這些比例或多或少都反映到資源分配的情況。退一萬步說,近來因流感高峯期而出現的病床緊張情況,也反映到這個系統的資源分配問題。1 D. F: W! M8 W% z* t6 b

" V& H. }, y/ ]6 l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平情而論,任何系統都會有面對壓力的時候。對官僚所管理的機構,假如要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滿足到所有需求,機構要在平日有一定的剩餘能力,也意味着大多數時候都必須有某程度的浪費。但若然換了是一個由市場主導,更有彈性的做法,就是在短期需求增加時,提高價錢同時增加供應。當然,公共醫療服務不可以「坐地起價」,否則便違反了文首提出的價值觀。不過,其實之前曾經出現過由政府向私家醫院租用床位以紓緩供應壓力。但近日似乎是連私家醫院亦有一定的供應壓力,自顧不暇。
6 B: w0 L3 h- i' B$ x9 Q3 R- u% _& w1 etvb now,tvbnow,bttvb
4 z" [, s) B: |- M, @* U5.39.217.77:8898今次流感高峯期導致的現象,說到底不單是公共醫療體系缺乏彈性的問題,同時也反映出整個醫療市場也缺乏彈性。有人提出,在這個時候應該開放讓英聯邦國家執業醫護人員免試到香港執業。長遠而言,與其無止境地增撥資源,不如研究如何提高醫療資源的供應彈性,令香港醫療體系更有能力處理像今次流感高峯期般的危機。  M  @8 L/ {9 r+ F

1 a" \, \+ W4 j) u+ X) B2 [*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利世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