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部長林永松表示,隨著人口不斷的老化,年長者的聽覺功能障礙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聽覺功能退化,嚴重影響年長者的情緒、社交與日常生活。0 b" l2 y, v! ?% }7 |' N4 j9 ~
) i7 D2 i H, j8 q6 X8 p公仔箱論壇一項聽覺生理學研究發現,聽覺誘發電位的第一波振幅,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縮小,使得第五波與第一波的振幅比,與年齡呈正相關。該研究推測,老化會使得耳蝸內毛細胞與聽神經間的神經突觸數量日漸減少,即使純音聽力尚未明顯受損,便已造成神經編碼產生缺陷,進而影響中樞聽覺處理的表現。5.39.217.77:88981 }# H: G o& N* M
林永松進一步解釋,因此,臨床上年紀大的病人常抱怨,聽得見卻聽不清楚,或常聽錯對方說話內容,即可能是因為中樞聽覺處理出現錯亂。4 W. u! g1 e7 t) O' Z
另一項聽覺生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對於來自後方的聲音定位能力普遍較弱,對於來自前方的聲音定位能力則較強,而對來自左、右方的聲音定位能力次之。近一步發現,即使純音聽力尚未明顯受損,人類辨識聲音來源的方向定位能力,已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下降。
9 h# v2 ?% U2 c林永松說明,這使得年長者在車多的馬路上行走時,無法準確的進行聲源定位。尤其當後方有汽機車急駛而來,年長者聽聲辨位倍感困難,以致無法先行往另一側閃躲,而使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而此風險更會因為「老年性重聽」的出現而大幅增加。
# i: @/ O5 S' y1 u2 z I公仔箱論壇林永松提醒,因此,有老年性重聽問題者在外出時,助聽器就成了必要的安全輔助,而不僅僅是溝通工具。但他臨床發現,許多老年性聽損的病人初期都排斥配戴助聽器,常自我調侃:「聽不見別人批評,耳根更清爽」!
/ ]- t6 Z$ e( c0 `' y9 N這種逃避行為,容易使長者因聽不到,出現溝通困難,而逐漸離群獨處、情緒低落、社會適應力退縮,不利身心健康。他呼籲,老年人的助聽器應雙耳配戴,以強化聽聲辨位的能力,就算在吵雜環境中,依然聽清楚說話內容。tvb now,tvbnow,bttvb, v) W% \" h9 q3 Q: N
而且延遲配戴助聽器,往往加速年長者的語言辨識能力流失!
1 w- v. j! A* z: o' M4 }' a許多病人常在純音聽力閾值已經大於70分貝,或語言辨識能力已低於40%,才要求醫師協助選配助聽器,此時助聽器的效果已大打折扣,甚至需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方能重啟美妙的聲音。
; Z1 f) y( V& _+ ^: ]8 t3 W7 q4 i' Dtvb now,tvbnow,bttvb林永松說,學語後失聰的成年失聰病人,因為原本已經有口語溝通能力,失聰後才接受人工電子耳手術,成效往往優於先天性學語前失聰的小孩。對於己經錯失配戴助聽器時機的年長者,人工電子耳不失為一項極具希望的救援選擇。5.39.217.77:8898' Y! T9 K9 c! ~) n4 J" K
聽覺障礙的困擾在不同年齡層,有著完全不同的面貌。年輕族群聽覺功能困擾,除了噪音傷害,外傷及急慢性中耳炎之聽損外,另一項值得警惕的是:不對稱性的聽損,以及單側耳鳴,需要仔細檢查與追蹤,以便排除腦幹病變、聽神經瘤等嚴重疾病,早期發現以利早期介入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