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記者蔡岳宏報導2 f' I0 d4 k* M, F+ Z( f7 G0 c
8 @: Z- F/ r! @( Z0 W7 x6 l: y6 F1 I
5 S1 b0 M/ ?- _" W0 H7 M9 E1 E3 G6 v$ K% O
日前一名醫師疑似職場壓力等多方因素,最後輕生收場,使家屬悲痛萬分。目前許多年後轉換跑道者,如何處理適應新職場,所造成的壓力?北市聯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宗憲提醒,若壓力太大嚴重影響生活,已經出現身心症且超過2周,甚至出現自殺念頭,應求助精神科醫師。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c& R" _, J
tvb now,tvbnow,bttvb$ D# E! j ?7 W9 P& r
心理因素不處理 身心症恐更嚴峻
9 T/ `" R( }+ U- C$ r4 Y4 Q1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 k: @+ X9 Q5 b#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劉宗憲受訪時指出,常見壓力大引起的生理反應,如頭痛、胸悶、拉肚子或便祕、頻尿、發麻、冒冷汗等,常檢查不出病因。就醫後,症狀仍反反覆覆,就要考慮是否與壓力等心理因素有關。例如壓力大時症狀更嚴重,假日時情況變輕微。
) Q# W6 H$ _2 ?. ~+ N
$ N, a' f; G$ E/ o# Z) d( A. q5 O: ]tvb now,tvbnow,bttvb許多壓力過大的患者,不願至精神科就診,腸胃道不適,就找腸胃科醫師,頻尿就去泌尿科診所,醫師警告,身心症狀其實是心理引起,如果沒有根治心理因素,這些症狀恐怕都無法得到改善,甚至還會更嚴重。- E6 [% T) U3 _$ u! ~2 r$ w, z/ b
# ^. P! l; T2 r( B5.39.217.77:8898辭職?不辭職? 精神治療助抗壓
% W7 b( D! W+ p9 K1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L8 M* ?4 w/ ]tvb now,tvbnow,bttvb另外,很多上班族誤認為只要辭職,病情就會立即改善,如果不辭職,看精神科恐怕也沒用。其實是錯誤觀念。劉宗憲解釋,每個人對壓力反應是「相對性」,當外在事件嚴峻,如果本身適應能力強,人就沒有壓力;若外在環境並不困難,卻常負面思考、鑽牛角尖,反而壓力很大。tvb now,tvbnow,bttvb$ v9 ]* G6 l4 ]
5.39.217.77:8898$ s. M1 }# W) V/ u6 \
醫師說,雖然外在環境沒改變,只要來精神科接受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身心療法雙管齊下,可有效對抗壓力。「即使面對同樣艱難的工作,壓力也往往小很多。」5.39.217.77:88981 `" o, T) y) C# u" \7 m; t7 k
tvb now,tvbnow,bttvb7 ]+ R0 e7 z2 O5 ~* D
壓力易引精神疾病 影響生活應就醫
3 }2 k/ O% o! \1 b* z3 K,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A' M) n" G2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壓力過大常誘發許多精神疾病,常見如焦慮、憂慮等精神官能症,失眠等自律神經失調,更嚴重則會引發躁鬱症、思覺失調等疾病。醫師說,許多精神疾病通常是多方壓力累積一段時間而爆發,「工作、感情或經濟同時出問題,任何人都會受不了。」不應對患者貼上「抗壓力太差」、「草莓族」等負面標籤。tvb now,tvbnow,bttvb- a z5 V; J; T. {; ^6 U3 B' o+ P
- l% C8 \" A8 N% b" s+ `6 R" v公仔箱論壇「別想太多」是常常會對患者勸慰的話,但他鼓勵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就像人會生病,憂鬱症患者就是罹患腦部的疾病,即使一直都是個性樂觀的人,一旦罹病,就會無法控制負面想法。」5.39.217.77:88988 Y8 I" U5 A5 W( x) T
+ v4 R/ j9 a& {% _ B0 q劉宗憲呼籲,如果壓力影響生活功能,如失眠,不想上班,頭腦反應變慢,無法工作,假日不願出門,甚至有自殺想法,應立即就醫。若症狀長達兩個禮拜以上,則可能已步入憂鬱症,應接受醫療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