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能有助抑制大腸癌生長!澳洲昆士蘭大學和滑鐵盧大學等聯合團隊研究發現,腸癌患者進行一次高強度間歇訓練後,腸癌細胞在其血液中培養的數量明顯較少。研究領導者James Devin表示,高強度運動後血液中特定發炎物質增加,可能與抑制癌細胞機制有關。公仔箱論壇0 c4 q9 R/ E8 T8 r0 q4 Q p
- U7 [2 s# c2 S( q7 G/ H" ~
大腸癌患者多 運動防癌找上門4 O& i( W. \+ f! U9 O. K; O. H) x
b4 v3 v9 {. r* }* [ Ztvb now,tvbnow,bttvb台灣國健署指出,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第2位及第3位。根據癌症登記統計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從84年的4,217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2.9人,95年發生人數首次超越肝癌,成為我國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發生人數已超過15,000人。
N9 M/ K" ^& ~1 k g6 u3 i% z8 R. D4 \
《科學日報》報導,預防大腸癌除了定期篩檢,多吃蔬果,並少吃紅肉、高脂食物等,過去研究也指出,長期規律運動可能有助於對抗癌症。雖然一些研究發現運動與「顯著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之間存在關聯,但這種潛在的運動治療的機制仍不清楚。
6 |. j* H* S/ H) t/ q* w4 L0 l
+ @% p9 g5 Z- }6 x: h( s3 u! Q) i+ B5.39.217.77:8898比較單次與短期運動 血液培養癌細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l; i5 L1 f# x/ f; T8 z/ O/ @5 L" N
& l1 }& Y5 w# u& s$ V
為深究運動對抗大腸癌的機制,研究團招募了20名腸癌患者,其中10名進行單次高強度間歇訓練(包含10分鐘暖身,以及4分鐘4組腳踏車訓練,組間休息3分鐘,須達最高心率85-95%),另外10名進行為期4周共12次的短期高強度間歇訓練。
: {7 z" a! g+ J5 Q* J( @ n+ y& s公仔箱論壇. {- Y: @/ l+ m: w+ k$ ~1 P
單次運動組在運動前、運動後和運動後2兩小時進行抽血檢驗,短期運動組則在計畫前和計畫後進行抽血。接著將受試者血液與腸癌細胞珠(CaCo-2和 LoVo )進行72小時培養,利用細胞數來評估血清對腸癌細胞生長的影響。
3 h( L. p- H( ^, C3 }公仔箱論壇
: }3 I' T& |4 N# L; f單次高強度間歇訓練 腸癌細胞長較少
/ `! e* w1 u$ a& Mtvb now,tvbnow,bttvb. r1 E2 W9 Z' @) J
根據《Medical News Today》,研究結果顯示,只有單次高強度間歇訓練後立即收集的血液,顯示癌細胞數量較少。具體來說,研究人員發現,某些細胞激素顯著增加,其作為信號蛋白,有助調節免疫和發炎反應。這些細胞激素是介白素-6(interleukin-6, IL-6),介白素-8(interleukin-8, IL-8)和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5.39.217.77:88988 }. F9 o7 Z! m4 ~# u7 @
5.39.217.77:88989 C4 Y P+ a2 r$ \! b8 b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細胞激素可能與癌細胞抑制有關。反覆接觸這些急性產生的分子,可能是運動能抑制大腸癌細胞生存的原因。但研究人員也強調,實驗室中培養癌細胞,可能與身體內癌細胞生長狀況不同,需進一步研究。Devin表示,研究顯示運動對於預防大腸癌關鍵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