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死了!職場中最常聽到的抱怨就是「好累!」,有些人會經年累月一直沈淪在極度疲倦及低潮情緒中,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持續性的疲勞感,即使休息也無法紓解,並經常合併頭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渾身無力等症狀,使整個人的活動力大幅降低,嚴重影響工作表現。1 C' J4 k! v, u5 E# }4 P% w2 _6 u
tvb now,tvbnow,bttvb4 ]) O3 k4 `3 D& k' {
精神官能症中有一類病症稱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que syndrome),好發於廿到四十歲的青壯年人口,也就是上班族的中堅分子,加上根治不易,嚴重影響工作表現,對整個社會而言都是種耗損,這類病人多半在工作環境中承受極大壓力,產生種種身心不適的症狀,又進而影響工作意願及成就,變成惡性循環。5.39.217.77:88982 y: X4 y+ z4 r! N# A
5.39.217.77:8898: V8 r5 [. w2 C0 w# T" p. [, d
醫師指出,病人其他常見的症狀還包括肌肉痛、喉嚨痛、關節痛等流行性感冒的症狀。不過,目前醫學界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真正原因仍不清楚,推測其原因可能包含了慢性感染、免疫或內分泌功能失調、睡眠障礙、精神障礙、肌肉病變、過敏、低血壓或鎂缺乏等多種不明狀況。
. k0 A' d- C8 n t% a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4 G E! ^$ k$ a& }% V% F1 \
正因為這種慢性疲勞症候群找不到真正致病原因,因此治療上也相當困難。即使在藥物的選用上,醫師往往也要「嘗試錯誤,T&R」,也就是選用不同類型的藥物讓病人試,再評估治療效果,同時療程常長達一兩年。醫師強調,這類病人是真的生病,但卻經常被誤解為工作不力、打混,長期下來病人往往更為憂鬱及焦躁,病情雪上加霜,變成惡性循環。
& L. u# q$ u* Htvb now,tvbnow,bttvb
! _* @: T& v% P C 醫師說,也因為沒有特效藥,在治療過程中,醫病之間的充分信賴與溝通是很重要的,醫師及家人、朋友以同理心給予絕對的心理支持,將有助病人脫離疲倦的困擾,獲得身心的安頓。同時,過度的休息或無所事事,反而會降低身體新陳代謝,整個人活動能力會更減退,疲倦感更強,因此多做運動提升體能,才是積極正面的改善之道。有些研究認為,補充維生素B或鎂、鐵、硒等微量元素,對改善病情有一部分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