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南京業主拆改價值數千萬張治中公館僅被罰25萬

圖①: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淪為停車場。圖②: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內部寄居著100多家公司。圖③: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的正門,停著許多車輛。圖④:張治中公館大門緊閉、門面斑駁。本報記者 姚雪青攝 制圖:宋 嵩

調整字體︰大 中 小
. `" [5 H# d7 p' t  
* U0 y0 p8 d)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南京張治中公館,幾次“維修”後成了假文物
( e! C3 h/ g0 K9 f# ^5.39.217.77:8898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無人管變身停車場tvb now,tvbnow,bttvb2 a  U& z' ~; G- D7 C8 z$ \
文物保護為何頻頻失守(保護古建‧留住記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W: m) Z- @/ j
開欄的話tvb now,tvbnow,bttvb; U1 u! P3 V! Z. k" M9 ]! O$ `- K
9 A" n( z1 c; x, D7 @' V% B
  一邊,是古建築被拆改的現實,從北京的梁林故居,到濟南的英領事館,再到南京的張治中公館,隨著一塊塊磚瓦的掉落,文化的記憶也隨之隕毀;而另一邊,卻是在遺跡上重現飛簷斗拱的願望,據報道,曾經被拆毀的魏源故居如今已複建。
0 s( a+ S, N3 Z# C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6 ]" a* o( s$ L( \. z
  古建築的命運為何如此“反複無常”,有的拆、有的建,有的拆了又建?要留住並保護好它們,到底難不難?有人曾經提醒,我們走得太快,把靈魂丟在了後面。本版從今日起推出“保護古建留住記憶”系列報道。
+ k3 L$ h7 n, @5 H2 p; M公仔箱論壇
- \, h9 E) X- e6 [0 N: i# {6 p# F# P4 htvb now,tvbnow,bttvb  文物保護單位竟然被挂牌6000萬元出售?如此驚人的消息發生在江蘇省南京市級文物張治中公館。據報道,公館北樓被開發商房主用來當成了某豪宅的售樓處,南樓則單獨出售。實情到底如何,記者進行了探訪。公仔箱論壇% N! {  l3 [8 C7 E/ o. @& L0 E

% D8 G$ C2 J0 E& X6 @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G, J- f9 s1 v8 U
張公館成了假文物,“大法院”變身大雜院
2 v& y# O3 r9 Z1 P5.39.217.77:8898  沒有任何顯示是文保單位的標志,鐵門緊閉:這是記者于12日下午來到張治中公館時首先看到的情景。多次敲門沒有回應之後,記者來到同樣關著的偏門,透過門縫,可以看到里面正有人走動、忙碌。
: B# P' Y4 Z, M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5 q- g6 I/ M9 h
  多次敲門後,偏門終于打開。當記者請站在門口的年輕男子介紹一下房屋現狀時,對方擺擺手讓記者趕緊出去,並稱,“怎麼又有人來”、“這里不是什麼故居,就是私宅”。" J" _( b) F8 ~% r% _; m' F
公仔箱論壇9 U2 ~1 V: d! x4 {" u8 a, Y
  公館現在的主人是誰?按照有關報道中提及的房產公司名稱,記者查詢後發現,南京市鼓樓區沈舉人巷26、28號,現為南京卓立房產置業有限公司的注冊及經營地址,從事房地產開發、銷售。
$ m5 d, L* X0 V+ n/ C2 P+ z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G* n8 X  r! `! g$ s- y
  針對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出售傳聞,雖然沒在探訪中得到答案,但是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一位負責人介紹,“據調查,目前該產權人沒有出售該建築的意向,產權人認為是某些媒體故意炒作。”( w  c) f8 ?& V$ A1 {  H1 y
tvb now,tvbnow,bttvb2 z5 z1 y1 N( t. S
  但是,經過產權人的“巧手”,這幢建築早已不是昔日的模樣。家住張公館附近的一位老先生退休以前從事建築設計的工作,也一直在關注張公館,“我們住在附近都知道,開始拆得不倫不類,後來又返工了幾次。現在就是一個假文物!”
1 o0 e% G9 y+ S' C/ _- Y# `! Y* H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5 I( [! S6 g! l. ?$ f6 B
  在南京,這樣的憾事不止張治中公館一樁。當記者站在南京市中山北路101號,眼前只是疏于管理的一個大雜院兼停車場,可誰曾想到,60多年前,這里曾是國民政府最高法院所在地,是著名建築師過養默的精心之作。tvb now,tvbnow,bttvb! \( A' ]; B2 A3 x* t0 `

( |* u2 F) P- @3 o公仔箱論壇  盡管依稀可見民國建築的風骨,但是當年的風採已蕩然無存。在黃白相間的樓房前,豎立著一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牌,由于被小汽車擋著,幾乎看不到。“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的黑色指示牌,就挂在樓前,也沒有半米開外的“悉田畫室”廣告牌來得惹人注意。
0 G$ J+ M2 G0 V# [
. I6 W; [  A* B公仔箱論壇  據門衛恆大物業一位值班工作人員介紹說,“這里現在就是個大雜院,里面至少有100多家公司吧。”5.39.217.77:8898: V2 V8 R  J! a4 r5 U* f. p; a
" D' k! l/ p, B# V

+ J% D- |5 x) W5.39.217.77:8898產權人借修繕之名卻行拆除之實,25萬元罰款猶如撓癢癢5.39.217.77:8898; o0 T2 S1 A8 t* W2 _
  張公館是如何淪為假文物的?一個堂堂的民國古建如何在文物局、在民眾的眼皮底下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2 f! |4 r7 E; d" @1 e% c
9 A# |: K5 ^8 Q1 i; z) f6 b公仔箱論壇  據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一位負責人介紹,該建築從民國時期建成後就一直為私產,2006年以前,在尚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時,經交易成為現產權人私產,當時,該交易並不需要走文物備案程序;2006年6月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根據《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監管。記者查詢到,《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所有人負責修繕、保養。一位在文物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透露,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只要不威脅建築安全,目前有房產公司在辦公一事本身,其實無可指摘。”
0 i( Q, n, x% v% _, K: B9 y5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j9 \* ?+ L, F1 ]
  但是,就是這樣“無可指摘”的行為,2007年被爆出“非法拆除”了張公館。南京市文物局對此的回複是,當時產權人以“年久失修,結構嚴重老化”為由向文物局提出維修申請,但暗地里行的卻是拆除之事,直到媒體將此事捅出。而文物局對此的處罰是“罰款25萬元;責令改正”。公仔箱論壇7 m( i. _0 y. m. k3 B$ h
公仔箱論壇# F3 V9 R. c6 f) J9 N, b& z  W( e- c
  拆改一座價值數千萬元的建築,卻僅僅是被處以幾十萬元的罰款,對于產權人來說無異于“撓癢”。文保專家指出,新的建築尺寸變大,內部結構擴張,用文物價值的損失來換取翻番的市場價格,這種處罰力度根本就不足以遏制產權人拆舊建新牟暴利的衝動,而政府有關部門的失職也是顯而易見的。! G, T6 `: l% p1 X9 Y5 z, B

5 L  P: B  [6 [; F公仔箱論壇  至于已經變身“大雜院”的“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到底應該由誰負起修繕、維護之責呢?寄居其中的上百家公司,又該如何監督?對此,南京市文物局並未給出明確的回複,只是用書面形式告知:“其使用要符合規定,不能對建築造成損害,否則將針對使用人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理。”
. a* S+ {3 W. a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J3 W- M. [0 R

6 s7 [2 p: Y6 P4 t; b* Q# y拆舊建新更有經濟回報,人手緊張、經費不足讓保護說易行難
1 I# E& H, I. z. }" A1 K5.39.217.77:8898  南京在文物保護方面的失守,張公館不是第一起。此前“法拉利在明城牆玩漂移”的事件,似乎並沒有讓這座六朝古都有一些警醒。很多市民都痛心地追問:我們的文物還能留下多少?我們的文物為什麼得不到保護?5.39.217.77:88987 o( c0 l' w, N9 @7 k

1 W. t. c9 i' j6 Y, e3 z' j% _  重利,被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周學鷹認為是文保困境的根本原因,拆掉要比維護更有賺頭,“修繕民國時期的文物建築比拆掉重建會複雜些,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可能更多些。而借名修繕實際上拆除重建,卻會帶來一系列的便利。”公仔箱論壇! C8 P: I' s& d/ u( q

; ~( L! h5 r3 z4 |$ G+ k: c0 z  這些便利有很多,周學鷹舉例說明了其中一種:“向下挖掘一層或兩層地下室,並向庭院地下擴張;向上設置閣樓,既利用空間,又實際上增加頗為隱蔽的建築面積。再加上文物的帽子,身價無疑會倍增。”
% ^, d5 q" W; W2 n5.39.217.77:88985.39.217.77:88980 N) e5 a- j* p
  既然私人業主無法對古建築進行有效的保護,是否可以禁絕買賣?周學鷹介紹,我國法律法規不阻止民國別墅的私下買賣,原因之一是參照國外已有的成功經驗,希望通過社會、個人的力量,使得它們能在有實力的房主手里得到更好的維護,“初衷是好的”。
( s& j; R3 [3 h7 @" W+ Xtvb now,tvbnow,bttvb6 R9 `% s+ M" b
  但是,對于現實的一再“變味”,周學鷹沒有正面回應,反而反問:“是否應該追問這些業主背後的力量是什麼?他們到底有什麼權利能夠繞開規劃、文物等相關主管部門的監管?他們為什麼沒有得到嚴懲?”
4 ^3 x# Z+ c+ J7 d8 b. A- s# H
3 S/ m% X6 k+ C. B, }  對于文保單位的寥落,很多人會遷怒于文物部門。但是,文物部門坦言也有自己的苦衷,據相關人士透露,南京市有512處市級以上文保單位,文物保護面廣、量大,管理人員實在不足,同時文保經費並不十分充足,給保護帶來了難度。“一方面是因人手不足等做不到全程監管、監管不力,另一方面,對于個人保護的政策優惠、支持尚不充分,開放度不夠,形成的影響力和成效也不夠。”2 U0 m3 J* q1 R
5.39.217.77:8898$ {: W. x/ G- `* m8 t& v+ x
  除了人力物力的捉襟見肘,略顯陳舊的《文物保護法》也給文物部門執法帶來了不便。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一位負責人認為,《文物保護法》從2002年修訂至今已有近十年時間,在處理一些問題時有些滯後,“特別是在關于文物保護單位的使用利用方面規定過于原則,針對性不強、可操作性不強、罰則力度不夠等。建議《文物保護法》進行修訂,來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 C0 W8 H9 d" Y* t3 O: O" @" {/ p3 I
  社會認識的糾正,則是周學鷹更看重的事情,“文物建築進行修繕改造甚至拆除重建,必須建立在全社會對法律法規神聖敬畏的基礎上,真正確立法治社會理念,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