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針對台灣媒體關注到近期有許多大陸智庫到台灣交流,中興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蔡東杰日前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兩岸學術或智庫交流,對紓緩兩岸緊張情勢確實有幫助,雖無法直接改善兩岸關係,但間接影響力一定存在,積沙成塔凝聚共識,累積成果,效果就會出來。特別是目前兩岸官方交流幾乎停擺的情況下,兩岸智庫交流可扮演保險閥的角色。
% u Y4 N! {! P# w3 x! l) P4 v. u5.39.217.77:88981 P5 f% C! q* y; N! ]9 [( U8 Q+ P
我們贊同蔡東杰教授的看法。 / q# a/ n5 \; [% h$ F
4 R2 j( {3 W6 B2 x- A! C. {tvb now,tvbnow,bttvb 我們注意到,在目前兩岸氛圍不佳的情況下,有兩種交流特別受到關注:一是兩岸青年交流;二是兩岸智庫交流,這兩種交流對兩岸關係都很重要,也相當很正面。
3 [& N8 r$ W- ^, I5 f4 Y l
/ w2 M; ?. M$ C: ~2 ftvb now,tvbnow,bttvb 進入暑假以來,不但大陸許多大學、智庫的專家學者到台灣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同時也有許多台灣的專家學者赴大陸出席各種研討會。這些學術或智庫間的交流,雖然不是“一軌”,也稱不上“二軌”,但是在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的當下,坦率、理性、務實的交流互動,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對增進相互了解,減少誤判,或者紓緩兩岸緊張情勢,有積極正面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