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明年計劃實現高危場所作業人員減30%以上

9月10日電/智能裝備應用於危險工序、危化品火災高效滅火材料、大數據安全監測預警……近年來,我國安全科技不斷創新,為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科技如何成為生產“守護神”?記者日前跟隨“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進行採訪。
1 h1 h, `0 m% s) g7 N% |, x公仔箱論壇
/ r( {  o4 g# ~5 N9 m3 K.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明年6月底,高危場所作業人員減少30%以上
2 R4 w; {6 o' |4 I( rtvb now,tvbnow,bttvb
) \/ h* E& t8 z9 @! L公仔箱論壇  一直以來,煤礦、金屬非金屬礦山、危化品等重點行業領域,部分企業關鍵環節、重點部位用人多,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群死群傷事故風險較大,防範重特大事故的任務較艱巨。“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對於高危企業很有必要。”國家安監總局宣傳教育中心主任何國家表示。2015年,國家安監總局在重點行業領域開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科技強安專項行動,以機械化生產替換人工作業、以自動化控制減少人為操作,到2018年6月底,計劃實現高危作業場所作業人員減少30%以上。 - C6 t3 \; M  O2 l6 U

. U9 N1 h7 r9 n6 }' o8 s4 a' h4 n公仔箱論壇  首繩更換是摩擦提升礦井定期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家井深760米的礦井,人工換繩需要58人,花費102個小時,首繩使用壽命1.5年,年平均費用240萬元;智能機械化換繩需要9人,花費37個小時,首繩使用壽命2.5年,年平均費用130萬元。“除了省時高效,更重要的是通過智能化技術創新,危險區域的作業人員全部由機械代替,工人只需在井口做連接繩頭的工作即可。勞動強度低,並且消除了工人在井筒作業的事故隱患。”江蘇徐州市工大三森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賈福音介紹。 3 s& V4 y' X3 j0 [" r. A3 m
% v/ Z% t; V$ B9 ]& l2 T
  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需要一定投入。不過,企業如今都懂得算大賬。“安全問題出不起,前些年壓力大,頭髮白了一大片。如今公司井下排水、通風、充填等全部自動化控制,部分崗位實現無人值守。有了科技支撐,高危崗位不用派那麼多員工,安心不少。”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友元告訴記者,現在公司每噸礦會提取10元作為安全費用。“企業正常運行一天利潤約100萬元,高峰期更多。安全做不好,停工停產反而耽誤效率,這才是最大的成本,眼光還是得放長遠。”
  F/ m8 }% @9 G" t/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8 ^6 `( R, ~3 }
  基於大數據建立礦山重大危險源檔案 3 J. u( t' G4 v4 C

% D" v8 L( v: W公仔箱論壇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