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電/當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不久前漢堡舉行的G20峰會上表示,中德在第三方市場,尤其在非洲擁有巨大合作潛力時,海宇覺得頗受鼓舞。 # m! V& Q% ^9 Q
; \8 l( N' B( M公仔箱論壇 作為“非洲製造”計劃的CEO以及埃塞俄比亞、盧旺達和塞內加爾政府的投資促進與工業化顧問,海宇自2013年起開始推廣中歐非三方合作的理念。
3 V0 I( t9 G Y+ N+ C5.39.217.77:8898% S- F0 R* k! ^8 _
“中國、德國和非洲三方合作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海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她認為,這樣可以“一石三鳥”:解決德國難民危機、滿足中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需求,以及幫助非洲走出貧困、實現穩定。今年5月,中德可持續發展中心在北京揭牌,該中心旨在促進中德兩國在非洲的經貿合作。 公仔箱論壇. [3 y- q3 A; r1 d+ T& ?
. A9 T) l, e& t! o0 z+ e, J4 r
麥肯錫咨詢公司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過去10年裡,中國與非洲的貿易每年增長20%左右。中國商務部今年5月表示,中企今年第一季度在非洲的非金融直接投資達到7.5億美元,同比增長64%。“過去20年裡,中國已經超越一些西方國家,成為非洲大陸上的重要玩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非洲校園執行主任蔡慕修對《環球時報》表示,這對非洲而言,最大的好處在於除了西方強國,現在它有另外一個強勁的市場和合作夥伴,為它在貿易及其他發展議題的談判中贏得籌碼。 6 p' Q. u# n/ Z3 ?+ Y$ |# h
3 E; I* J. x, x公仔箱論壇 中德合作被廣泛認為是強強聯手,中國在非洲的基礎設施項目上有豐富的投資經驗,而德國具有高水平的工業技術。“成功的對非投資需要法律保障和完善的水陸基礎設施。因此,技術和基礎設施是中德在非洲合作的兩個重要領域。”德國國會議員、執政黨基民盟經濟能源政策發言人約阿希姆·費弗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歐企業家峰會組委會主席董斌告訴《環球時報》,相比於其他在非洲大陸上有影響力的國家,德國更願意跟中國合作,因為兩者的互補性更強。 5.39.217.77:88987 G" u! J2 `5 B3 ^2 T
3 X7 {+ t- P2 Z t. A0 o"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海宇2011年在埃塞俄比亞創辦她在非洲的第一家鞋廠。6個月內,該廠對歐美國家的出口額就翻了一倍。她相信,非洲有望成為未來的世界製造中心。海宇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由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密集型,將有8500萬剩餘工作機會從中國流出,而非洲擁有巨大的適齡工作人口,恰是接收這些工作機會的理想之地。 0 a" X9 V' R# i! o5 b n; K2 y
9 D1 T W5 }1 H9 q 蔡慕修認為,德國應該改變在非洲的策略,不再把非洲當做一個單純需要援助的對象,而是加大對私營經濟開發的投資。“據我觀察,中國企業敢於在非洲開展各個領域的投資,德國應該認識到這一點,並利用好非洲大陸的發展機遇。畢竟,非洲擁有世界上發展最快的一些經濟體,而德國公司在這些國家裡還沒有嶄露頭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