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與碳匯是兩個相對的概念,碳源指自然界中向大氣釋放碳的母體,碳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體。減少碳源一般通過二氧化碳減排來實現,增加碳匯則主要採用固碳技術。5.39.217.77:8898. ^) T+ _6 w. } q
公仔箱論壇% L+ s2 x7 L- V" w# l* [5 D' [ @
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貯存庫和緩衝器。有關資料表明,森林面積雖然只占陸地總面積的1/3,但森林植被區的碳儲量幾乎占到了陸地碳庫總量的一半,對於減緩溫室效應至關重要。
2 C F4 |# t# Q9 ^2 J+ n5.39.217.77:8898( k6 c9 c! Y* r3 f; H! ^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京都議定書》於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締約方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達成,各國同意減少六種人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的排放量。0 l, E& j5 N/ i" V# {8 U1 w$ n
* J5 Q% g# [" t2 ^$ B5.39.217.77:8898 《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2月16日在全球正式生效後,形成國際“炭排放權交易制度”(簡稱“碳匯交易”)。在此後一系列氣候公約國際談判中,國際社會對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匯聚作用越來越重視。《波恩政治協議》《馬拉喀什協定》將造林、再造林等林業活動納入《京都議定書》確立的清潔發展機制,鼓勵各國通過綠化、造林來抵消一部分工業源二氧化碳的排放。
% {+ `! y# t2 F+ ~+ f, e0 |: P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7 W; D/ ^5 V+ `2 ~& H
碳匯造林指在確定了基線的土地上,以增加碳匯為主要目的,對造林及其林木(分)生長過程實施碳匯計量和監測而開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動。與普通的造林相比,碳匯造林突出森林的碳匯功能,具有碳匯計量與監測等特殊技術要求,強調森林的多重效益。
# b% p% ~% a @5 g# e3 `- W
; s# e! e/ C+ ~# _8 G% }# D公仔箱論壇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評估,造林具有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雙重功能,是未來30年到50年增加碳匯、減少排放的成本低而可行性高的重要措施。我國政府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莊嚴承諾:大力增加森林碳匯,爭取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 ^/ }4 b4 @3 h+ p" g+ l( u
公仔箱論壇7 Z/ O; Y: J6 e0 B5 b
據預測,2020年,全球碳匯交易額將達3000億美元。業內專家、學者普遍看好林業碳匯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