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餘恨
- f- c! c4 m% g' w3 r6 a" h, y/ E8 m, b/ }1 ]) ]- V( V# ~, r( I6 n
tvb now,tvbnow,bttvb0 F# I& I- q1 c J5 L& S3 C& P
香港中文考試成績低劣,考生寫出「口福之慾」、「一己私肉」。原因很簡單:社會的語文環境惡劣,濫用諧音:「築福香港」、「恩賞香港」,官方推出,四周都是垃圾的中文。8 W; N F3 T" t/ G2 S( c
什麼叫做良好的語文環境?小時候香港的報紙,打開半版戲院的聯合廣告,西方電影的片名中譯:柯德莉夏萍的「儷人行」、彼得斯拉的「良宵花弄月」、美芝梅莎的「亂世桃花逐水流」,精麗雅致,好像一套套櫥窗裏的新衣服。
5 Z: Z6 H e, r5 [3 u. `/ l另一邊是粵語電影:「一枝紅艷露凝香」、「金風玉露一相逢」、「情僧偷到瀟湘館」,戲班的稱呼,俱從當家生旦的名字取出:仙鳳鳴劇團、頌新聲劇團、碧雲天劇團,名字都像花團錦簇,耀眼生輝,在方塊字裏穠艷如桃李,璀璨如花燈,映照着一個戲台的喧鬧。小孩在這種豐盈語境長大,中國文字有視覺、味覺、聲音,長期渲染,中文一定不會墮落。
H1 `! J6 j- Z- f4 k3 @2 k6 [5.39.217.77:8898早年華文報紙新聞標題:「歌姬墮溷仰藥玉殞香消」,內文是這樣的:「查歌姬花影恨,原名朱秀珍,乳名亞妹,年前在廣州陳塘換花寨為校書,其後獲得政客黎某青睞,千金購歸,藏之金屋,以為從此脫離火坑。詎入門見妒,大婦不容,遂與其母韓九姑來港,重操其鬻歌生涯。噩耗傳出後,石塘鬻客,俱為惋惜,某富翁更慨捐數百金,作餽棺木一副,以載香軀云。」公仔箱論壇: h$ R v+ X. i" ~ L
三十年代泰晤士報的英文,與今日泰晤士報的英文,或法文的世界報,戰前與今日,語文的質地風格,沒有什麼分別,但中文報紙隔九十年,讀以上這段新聞語文,你找幾個當代的中一學生看看,他看不懂的,遑論寫得出,他會以為這段文字是日文。
0 S$ {0 w( A$ T9 k' |+ F( |你去問問中國人為什麼其中有天淵之別,他們看看,沈默一會,只會眨眨眼睛,告訴你:時代潮流變了,那樣的文字,總之現在已經不時興。
: _- m- W- C- r- v X" c: G: J% p, F& F但是如果你追問下去:為什麼時代變了?此「變」如何發生?「變」好了,還是「變」壞了?當中發生何事?是災劫還是進步?每一個都懶惰地,繼續眨着眼睛,索性不答話——不是不知道,就是你的問題太「敏感」——然後就低頭,繼續把玩他們手上的iPhone。
; ~% J6 G: e6 k- x0 `( W5 Z0 Z* T5 M5.39.217.77:8898然後隔三差五,就有學者或調查指出:中文「水平」,又倒退了,應該趕快想辦法「優化」。在污染迷濛的城市大氣之中,一丸灰色的太陽沉墜下去,對於中國人,又一天過去了。
( b. y2 [" u+ E- l# G% z4 O' {tvb now,tvbnow,bttvb
% L! I; C6 b% ^+ o陶傑
3 O9 N2 i# t% Z$ J/ i! Ktvb now,tvbnow,bttvb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