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官媒批溫家寶4萬億計劃 學者﹕客觀評價 不說假話是進步

 ,  描述: 明報
【明報專訊】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昨日罕有地對前總理溫家寶於2008年推出的4萬億刺激經濟發展計劃作出批評,指「4萬億投資」的負面效應使人心有餘悸,並引述專家稱,當中部分項目「加劇了經濟結構的扭曲和產能過剩」。有北京學者指出,官方媒體對4萬億計劃敢說真話,也算是一種進步。! K8 Q6 ]: J- z* k" Q: J# d: X

7 v3 z* |( h8 w1 \! b( H9 x: D5.39.217.77:8898
指政府干預過多 加劇產能過剩
5 ]& V8 ]7 K0 }: x& P+ n5 n-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R1 R) {# B$ z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新增投資不會「撒胡椒麵(粉)」〉為題的報道,引述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稱,下半年將有新一輪投資。報道強調,新一輪投資與4萬億不同,並引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長徐洪才批評說,「當時4萬億投資是應急,有些項目沒有充分論證其可行性和風險性,而且政府行政干預過多,造成了投資效益不太高,有些還加劇了經濟結構的扭曲,加劇了產能過剩。」4 z" @' W  A7 }1 o" Z" V9 Y
% d0 u7 b0 a! l% a. g3 {% l
徐洪才稱,新一輪投資政府不再大包大攬,其資金只是起引導作用,更多的是把投資機會讓給民間和市場。他指出,新的投資將集中在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如中西部鐵路投資、城市基礎設施等,「以上投資是有重點的,有選擇的,不是一哄而上,也不是投向產能過剩和高污染的重工業。」
) {9 F" @, T0 R/ o: a$ K5.39.217.77:8898% y9 K: x3 k9 f) S& Y
過去評價正面:助全球經濟復蘇6 b1 U" I8 z' ~5 E& L
, a) u" k3 m/ J7 S
2008年金融海嘯後,總理溫家寶推出兩年投資4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經濟方案,曾引來各種指摘,包括造成經濟上「國進民退」。但官方媒體此前對該計劃評價正面,溫家寶去年出席天津達沃斯論壇時指出,該措施「避免了企業倒閉工人失業,防止現代化進程的大波折,為全球經濟復蘇發揮重要角色」並反駁對該計劃的批評是「不顧事實的歪曲」。但新領導層接班後,就較少提及4萬億計劃。今年以來,內地發生「錢荒」時期,當局堅持不鬆銀根,就被傳媒指是避免重蹈4萬億的覆轍,劃清界線的意味明顯,但如此嚴厲的批判則較罕見。公仔箱論壇5 d5 i, P: [3 }4 z
公仔箱論壇' S) n0 K0 z. l2 Z- V- K, G/ k
報道有「清算前朝」之嫌% Q2 G2 v3 J" I0 o7 @6 v

/ G6 y! G9 P; m0 L2 r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昨日《人民日報》的報道刊出後,華遠地產老總任志強指出,報道有「清算前朝」的嫌疑。北京大學經濟所常務副所長馮科對本報表示,報道對4萬億方案說的都是客觀評價存在的問題,「不說假話就是進步」。這種討論體現了官方更務實的態度,算不上是批判,「上一屆政府的成員中,也有本屆政府的領導」。
; P+ {4 B- B6 F6 _; a' T5.39.217.77:8898
. l, D* Z# x5 j3 s: A; Y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黃衛平表示,新投資與4萬億並不矛盾,更是互補的關係,「前任把長板拉長,現任補短板,但不能說把長板拉長是錯誤的」。他說,在當時的經濟下滑壓力之下,4萬億的出台是必要的,但審批過程的確出了問題,不少原來被篩掉的項目又重新上馬。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n: y  h" O. x- C+ x4 o8 _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9 z% l  I7 k  y& T
! Y2 P1 a& t: }: M: u0 k7 t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盡論中國:
; U- {7 a- ?5 N; c7 M2 V《人民日報》貶溫保李

' a4 N, l2 I; ]0 S, L# x# @5.39.217.77:88988 T! T+ v' j& i" {4 ^/ f$ |- E) R
近期成為倒憲急先鋒的《人民日報》海外版,昨日引述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和內地經濟專家稱,新增投資「不搞新版四萬億」,不是簡單地為刺激經濟打一劑強心針、不會造成浪費。如此不惜貶低溫家寶當年推出四萬億刺激經濟計劃,為李克強的新增投資辯解,實質上是宣佈「克強經濟學」夭折。5.39.217.77:8898) G9 k3 D4 o2 q
李克強就任總理後,海內外對其主導新一輪經濟改革寄予厚望,甚至捧為「克強經濟學」。6月內地出現錢荒後,筆者曾指出,利益集團要求中央救市、向李克強逼宮有三部曲:銀行違約釀內地版金融海嘯、小股災影響股民穩定、實體經濟受損。果不其然,習近平、李克強隨後到各地視察時開始轉軚,把工作重心轉回「穩增長」。
! l- e/ y( p9 l/ k9 xtvb now,tvbnow,bttvb
: Z* _5 ]6 R" F) g( C5 a
利益集團逼宮成功7月30日,中央政治局舉行年中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定調「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這個順序,說明利益集團逼宮成功。以穩增長為前提,就難有觸動重大利益的改革,沒有改革就難有經濟結構的調整,沒有結構調整就難有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央就只能再次放水救市。公仔箱論壇, g- {0 f) d7 L/ R. q9 V
《人民日報》強調李、溫放水方向不同、不會造成浪費,但在現有政治、經濟制度不改革的前提下,新增投資在技術層面會有所改良,仍不可避免地會成為地方官員追求政績的工具、成為利益集團的牟利工具,所謂「不投向產能過剩和高污染的重工業」,難道溫家寶當年未設限?
# J5 c9 S) c6 R9 c# \$ b
+ L% h- _3 g( @4 S- S0 `$ n李平
, s9 h$ u/ s! n, X" f
8 A  p6 M+ v% D; R; Q- N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