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科技產業、中產階級與沙漠文化/文﹕郭位


/ Q9 @6 x6 N+ E( [- G* U  J% |不久前出席一場論題為「兩岸三地的文化鏡相」的沙龍,間有識者以為香港是個文化沙漠。
, x8 |: y9 P- w% J
公仔箱論壇" F/ ]- P0 c1 V. W* M) z4 K  V' x

" w" ]& p/ X/ z文化是一個廣義的代名詞,包羅萬象,與時代歷史的過程及政治經濟的影響密不可分。以文化與沙漠相提並論者,多是文人墨客,談論的不離文學藝術方面的話題。自然,文化指的不僅僅是文學藝術。即使如此,這惡諡或許言過其實:本土的文化雖然稱不上繁榮,但還不至於一片荒蕪。香港不僅有政府部門管理文化工作,有民間組織推動文化事業,還有許多有心人出錢出力默默耕耘,種種成績面面俱在,不應抹煞。
0 O+ u$ R; w# c8 E公仔箱論壇* I+ W  o8 Y& v  N/ ~4 [
薄弱的科技文化
* w0 Z1 F! j- R公仔箱論壇
5 x0 b$ Z: v4 |: X5 }  ^; d倒是以「沙漠文化」形容香港反而貼切自然。文化的培育,猶如草木禾苗的生長,需要雨露滋潤、風和日麗的環境;沙漠般粗礪、冷峻的氛圍,當然不利於任何稚嫩的文化發育成熟。香港確實曾有錢穆、張愛玲、陳寅恪、許地山等一批傳統文化精英人士駐足居留,可有多少年輕港人能略數他們的貢獻,甚至聽聞過他們的文名。可見如此精英也未能令精緻千古的文史哲學在本地生根,恰似戈壁灘上散落的水草豐美,終究未能形成大片綠洲。
" L# i. l6 a! d- }* V; e+ A" atvb now,tvbnow,bttvb
- @. W+ h- _4 c/ I# a9 U8 Q可以說香港的文化一直是過客帶來的短暫天堂,卻不曾是綠洲上栽出的長青樹。
* H/ E- h, l- u6 S% m2 `" r+ x( h公仔箱論壇
" @5 ?( J4 E3 I, Mtvb now,tvbnow,bttvb現代的主題文化是科技主導的文明。不禁令人聯想起本港的科技產業,覺得其境遇好比是大漠黃沙中的草木,雖努力掙扎,卻難得根深葉茂。tvb now,tvbnow,bttvb4 }! x8 a: ]) V

3 y- y2 O/ N; @# n由於製造業陸續轉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區,香港未能完成工業化的進程,也未在工業化基礎上培育出出色的產業群體,形成本土的核心科技。換言之,香港誠然有高錕5.39.217.77:88983 i% s+ G( c. W: n4 y% L7 f' m
、卓以和等一批批科技精英人士居留,任教講學。然而本地社會缺少一個具critical mass(適當規模)的科技中產階級文化,始終未能令科技產業就地生根。

6 |7 }/ l$ U4 b* D" q- j
' g- |- [1 P: ?7 q8 m2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當前的香港產業結構,仍以金融、貿易、房地產為支柱。一般港人覺得從事科技業「冇著數」,遠不如炒股炒樓的實惠來得快捷。然而觀諸世界的大環境,前方的正道,應當是知識創意驅動型、服務型的多元產業,其核心即科技的研發推廣與應用。本地經濟若不能發展出堅實的科技產業,培育出一個相當規模的科技「中產階級」,則必然脫不了文化沙漠的輕蔑。另外,即使香港做為國際金融中心,依加州大學張賢旺教授之見,卻缺乏成一家之言的國際金融學者。其實,除了過往春風一度的電影文化外,香港各行業在創新上難在世界佔一席之地。與此類似,香港在科技文化方面的實力薄弱,大約空白,不成綠洲。
- K: f/ K0 K* z7 p$ g1 e-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r5 J. l) B7 t5 r9 J6 v5 P
貧乏的中產階級文化公仔箱論壇5 O* M) }! {2 J" `8 M

0 K0 V9 Z6 A1 D5.39.217.77:8898社會的環境,無論對人文或科技的發展,都至關重要;沙漠中植被稀疏,而綠洲的草木蔥蘢,無非是環境所致。即以書店業為例,誠品在台灣經營得有聲有色、無往不利,而其成功模式在本港卻了無發揮的餘地,因為港人愛書的族群未能形成合適的規模,以平衡市場的擴充。新華書城在港經營數年,最終也因營業額不敷租金上漲被迫遷至更偏遠的商場地舖,兼營糕餅、體育用具,且面積不及原址五分之一,原因大約也是如此。香港確有文化精英人士,但社會缺少一個舉足輕重的文化中產階級,所以高品位的書店難以維持,優雅的藝術難以繁榮興旺。5.39.217.77:8898& T5 m! ?$ V* j4 J$ |! G

- r3 @9 n, @! R) H2 K5.39.217.77:8898香港的法治與規章齊全;可惜法規之外,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對異教徒及個人隱私的敏感度等,均未達到當代文化的高標準。至於各界對於動寵物醫學的關切,教研科技的投資,大中學生中英文文字溝通……,等等,也都留有補強的餘地。即以港人自豪的飲食文化而言,香港在眾多港、西、日精品料理外,嚴重缺少大江南北及台式的各種美味佳餚,及對佳餚的創意品味,也是憾事。此外,在人們日益注重健康的今日,快餐中固然蔬菜稀少,具中外創意的素食料理在香港也不多見。以上種種都是中產階級文化貧乏的表象。貧富懸殊名列世界前茅與好些表象莫非因果而已。
3 g% A6 Q$ K9 d5 F  Y& Q2 B
$ D& Y1 s- c1 a8 R% F# m呼喚綠洲
% I( J% Q* z/ F7 Y#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6 X, @# Z
2008年1月17日的美國《時代週刊》發表「三城記」 (A Tale of Three Cities) 一文,新創「紐倫港」(Nylonkong)一詞,述說紐約、倫敦、香港的特色和經濟成就相似。港人既驚又喜,但多數人談論的還是本港的證券市場及金融業能否與紐、倫兩地鼎足而三,會不會輸給上海而最後變成「紐倫海」。其實,香港最應當思考取法的,倒是紐、倫兩地如何培育出適宜各類人才發展的社會環境,令他鄉精英人士近悅遠來,形成寬廣無垠的文化與科技綠洲,合力締造紐倫雙城的多方面繁榮。
/ O3 M5 z& l! B9 Q! ytvb now,tvbnow,bttvb( ?  c/ Y0 x& e- u8 s7 ~
無論從文學、科技甚至法治而言,香港以其獨特的政經地位,曾經引入的專家學者,在嚴重缺乏中產階級之沃土下,如仙人掌般零零星星地在不同的時段下飄落四方。除非大家厚植文化及經濟的中產階級、振興創新的科技文化,否則香港難以形成21世紀的文化綠洲,仍將繼續承受文化沙漠的污衊。
5 V1 m. r7 Y- Y# k" b2 R公仔箱論壇 0 n0 P! D6 O  c4 W+ Y
: _% t. {/ p. H. ^

' @* _& N. B- M- m郭位 城市大學校長
$ H7 z, a# A7 b- x5.39.217.77:88988 N( J" Q1 G3 c+ D: K8 d+ Q- R% ]# P+ ~

; `/ O, y4 s6 q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