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顯示,全港社會福利機構數目約為364間,其中162間是按照整筆撥款津助模式接受政府資助,以提供福利服務的非政府機構。目前,香港大約80%受政府資助的社會福利服務是由非政府機構提供。截至2008/09年度,該162間非政府機構獲發的總資助額約為80億元,佔政府該年內福利服務經常資助總額超過99%。一直以來,社會福利機構本着「社會公義」、「社會和諧」等信念,在社會發揮功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7 D/ g& l( ^7 J" u" T# M) S8 d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5 L* k8 R+ _$ \7 S% F4 k
隨着社會進步,環境變遷,公眾需求愈來愈多,我們需要一個文明、開放及問責的制度,確保社會服務以民為本。現時的福利機構存在着不少問題,例如員工工作量過多、僱主與員工關係緊張、人手流失率高(2005/06財政年度非政府機構的離職率:社會工作學位職位佔11.1%,社會工作文憑職位佔19%)、士氣低落等。有人認為核心問題是福利機構資源不足,資源不足的成因,可歸咎於政府削減資源,導致資源分配緊張。但另一方面,問題的本質亦與資源運用有關,而這方面則是福利機構董事局的職權和責任。5.39.217.77:8898, u% D; r- F, L) n
5.39.217.77:8898- a' E) R5 }( [' z
5.39.217.77:88984 i2 _2 U0 x6 S) u
董事局理財觀念較保守
- e& R" Y7 W% C5 Xtvb now,tvbnow,bttvb根據觀察和資料顯示,大部分的福利機構董事局的理財觀念比較保守,截至2008年3月31日,162間接受整筆撥款津助的非政府機構的累積儲備總額估計約為22億元,儲備佔機構營運開支的百分比為25%或以上的共87間。以某福利機構為例,其儲備由2006年的2,952,857元增長至2007年的3,225,248元及2008年的4,582,391元。這反映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說資源不足,所以削減人手、工資,甚或削減服務,但另一方面機構的儲備卻愈來愈多,明顯指出了福利機構的理財觀念過於保守,導致問題出現。tvb now,tvbnow,bttvb9 G5 \# U1 y# Z+ o5 E+ c# y* s$ m
公仔箱論壇; }. i( n3 |' l" J: D
; `4 I3 z! Y. y. Q$ [1 Y4 g1 T$ n
引入多元參與 提高透明問責公仔箱論壇8 h" y$ I% o2 Z" \- Y( o/ t/ G [
除此之外,現時福利機構董事局的產生仍屬小圈子選舉,人選亦較狹窄。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改善其管治制度,使其更趨文明開放及向公眾問責。這包括提高機構管理的透明度、引入多元參與及加強向公眾問責。要達至這三方面的改善,須從董事局成員結構着手,包括成員須由文明規定方法產生,以免壟斷情况出現。另外,董事局應引入員工代表及服務使用者代表參與決策層,令決策能平衡各方面需要。簡單來說,新方向與教育界中的校本管理概念相似,機構須列明董事會的組成、董事的任期、職責、提名和選舉主席和幹事等的產生方法。提供機會給持份者和員工代表參與主要決策,並定期進行服務評估,提高向公眾問責及透明度。為建立機構良好管治文化,呼籲機構能夠制訂管治守則,引入上述建議,當運作成熟後立法執行。
5 u& G% A4 A+ Q! s- `" Z6 q5 m+ f' Q* U) ?: o7 d/ \ K
作者是民主黨福利小組召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