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梁啟智﹕環評報告的環境想像

環境諮詢委員會日前在爭議聲中通過廣深港高鐵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為高鐵於年底前上馬開綠燈。環評報告雖然符合法例的要求,卻未能平息公眾的疑慮,可見現行制度與公眾期望之間存有落差。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生效10年以來,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該是時候檢討得失重新上路。
6 S: w6 \: m0 f
0 W" L4 q5 q. f高鐵環評的其中一個爭議點,是工程對地下水的影響會否影響生態。然而礙於現行制度對地質問題並不重視,可作的討論也就相當有限。高鐵的例子點出環境影響評估的一個核心問題:在現行制度當中,到底什麼才算是「環境」。
: _1 @, [- b) y* V2 [% ~
; t2 V. t5 G; E; n- T! F" |5 a5.39.217.77:8898翻查近年各項重大工程的環評報告,內文雖然充滿艱深難明的專業技術名詞,卻總離不開幾個大項的分析:空氣質素、噪音、水質、廢物、土質、生命安全、文物、景觀和生態等。這種對「環境」的認識和想像,其實和一份中學生的地理作業沒有多大分別,都離不開山川水木和污染監控。這種狹窄的環境觀,使環境問題變成純粹的技術問題。經過10年來的運作,行內已發展出一套遊戲規則,每次編寫報告也依樣畫葫蘆去。
/ M6 w6 N+ k$ @! I; m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R& l4 Z3 u( L, @4 I* ]! j
話雖如此,卻不等於這些報告可以免於政治上的考量,大埔龍尾人工泳灘的環評報告就是一例。土木工程及拓展署最初提交的報告聲稱該處只有30多個物種,生態價值不高。報告引發自然生態愛好者的關注,自發組團重新點算。他們找到超過200個物種,包括多種稀有物種,如只有在龍尾發現的豹鰨。披技術外衣的環評到底是否獨立公正,自然受到質疑。
% T; \3 a& k  G8 ~# Itvb now,tvbnow,bttvb
3 l% J2 N2 g# [# K# p( {; L. }# L9 N. D; Q
高街流浪貓也該值得環評重視
5 f0 \7 Y; n3 M/ F稀有物種的點算尚且如此,如果把對「環境」的認識和想像進一步擴闊,則現行制度還錯過了些什麼?在西營盤高街近佐治五世紀念公園一帶,有20多頭的流浪貓經常出沒,是西環城市景觀的一部分。西港島線動工之後,流浪貓的家變成了鐵路地盤,貓隻因為害怕日間的施工噪音而躲藏起來,到了晚上才回到已放滿重型機器和建築廢料的老地方活動。查看西港島線的環評報告,共有兩段提到佐治五世紀念公園,詳細紀錄了該處的190多顆樹木,卻沒有提過貓。5.39.217.77:88989 d! A1 A( J9 r/ C; F; ?5 a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L! q, T- n) P8 [" J. }1 ^
按照傳統純技術的分析,流浪貓固然不算稀有物種。然而當今的地理學者早已摒棄把自然環境獨立於人類社會以外的思考方式,而視所謂的自然環境為社會構成的空間想像,在不同的社群中可以有不同理解。如是者,環境影響就不單純是工程和自然科學的問題,而同樣是社會科學的問題。高街的流浪貓本身雖非瀕危物種,但因為牠們在西環的社區生態中有其獨特位置,也該值得環評重視。
& _/ W3 a1 h! s! z  _: F& d
& t/ U* `! E- }% d& K公仔箱論壇如是者,我們便回到文首「到底什麼是環境」的疑問。既然環境的定義按社群而異,則環境影響的評估必須包括社會影響的評估。這說法對很多行內的專家來說可能極為顛覆,卻正正對準了香港環境議題的一大盲點:相對於把環境和社會放在天秤兩端的偽矛盾或偽平衡,環境和社會影響其實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
5 c. ^. Q8 q' s8 h' P" f8 C5.39.217.77:8898
# w' G7 X3 |/ N& b+ ^0 g0 I9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可惜現行的制度卻忽略了社會影響的分析,並為許多項目的環評報告製造了無從補救的缺失。例如堆填區和焚化爐的選址,就不單純是減低排放之類的技術問題。如何排除當區居民保家症候(NIMBY)的心態,有效處理厭惡設施選址的空間公義問題,就需要綜合的社會影響評估來把相關的爭端納入制度內解決,以減少曠日持久的社會內耗。公仔箱論壇! H2 O, k1 I, A( p
tvb now,tvbnow,bttvb. c+ y  T7 ]8 |
要完善環境影響評估的制度,就得把環評的分析範圍擴闊。政府官員必須改變其心態,不該視環評為阻礙他們完成長官指令的障礙,而是凝聚社會力量推動發展的一個方法,照顧的觀點與角度應該愈多愈好。從當年的迪士尼和塱原,到今天的廣深港高鐵,我們都見到官方因一時的政治議程阻撓制度的整體成熟和更新。人生有幾個10年,環評制度也該是時候與時並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