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航空周刊》4月4日刊文稱,不久前,擁有海上航空力量的國家數量還在不斷下降。但是,這一趨勢現在卻在逆轉。中國是這個俱樂部的新成員。巴西則在維持自己的地位;十年前,它退役了一艘英國1945年建造的航母。印度則正在增加自己的航母數量,當前使用或購買“鹞”式短距起降戰機的國家可能會購買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制的F-35B聯合攻擊機,來增加自己的艦載航空能力。
+ g; a) v" N5 X: Q# O- Qtvb now,tvbnow,bttvb
3 `% V% i6 p3 c7 \" @公仔箱論壇
( k! ]5 P5 Q/ a! \9 k" n! j/ ?7 @' c+ J- r5.39.217.77:8898 然而,這些國家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剛剛開始或者還尚未開始打造自己的海上航空力量。發展艦載航空力量需要相當大的投入;購買艦載機本身就需要花費大量投入,而除了購買艦載機,各國還需要在其它許多方面進行大量投入。公衆的注意力一般都會集中於航母的建造費用上,但用於艦載機的投入則比航母建造投入的要更多。美國海軍計劃2013年爲航母項目撥款9.67億美元,爲購買艦載機撥款60億美元(不包括海軍陸戰隊的F-35B戰機)。而用於維持日常活動的費用可能比這還要多,這些開支包括訓練費用、人員開銷、燃料和戰機零部件及改裝等所需花費。
& _ [5 x: i0 p2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8 ~" v+ G, w" p8 u8 ~+ \& v
4 A: u& R4 k5 Q! O( A- _
這些國家都認爲這些投入理所應當,因爲海上貿易和沿海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問題在於,航母俱樂部成員國是否意識到建造航母只是是巨額投入的開始。艦載航空力量建成後,每年都需要進行相當大的投入。許多國家都在建造能夠搭載F-35B的兩棲戰艦。澳大利亞的“堪培拉”號和“阿德萊德”號兩棲戰艦將分別在2014年和2015年服役,它們借鑒了“胡安-卡洛斯一世”的設計。它們甚至具有滑躍式甲板,這對進行短距/垂直起降活動非常重要,但在其他時候則會引發一些問題。因爲,斜坡式甲板不能用於放置其它裝備。
2 `, r' J2 @0 Q. r; E
1 X8 a# g$ a# ^: x# J( itvb now,tvbnow,bttvb
0 k. n( F# |% h公仔箱論壇 中國和印度可能會在環太平洋地區引發一場“航母競賽”,具有雙重作用的軍艦(如能夠搭載戰機的大型兩棲戰艦)需要經費較少,也具有較低的政治和戰略敏感性;但是,如果裝備隱形戰機,將會具有非常強大的戰力。問題在於,究竟有多少國家會購買F-35B戰機,來裝備自己的兩棲戰艦?兩棲戰艦主要是爲了執行多種任務,因此它還得搭載登陸艇、直升機、士兵、裝甲車和指揮中心及相關人員。即使是排水量達到3萬噸的戰艦,其所擁有的空間也非常有限。
; d- [" u* x3 v, b; _% l
6 F8 M" f: {4 y- \' N; K9 V* r5.39.217.77:88981 _$ c, }% v1 P
與真正的航母相比,兩棲戰艦的飛行甲板較窄,這限制了能夠用於飛行活動的空間;另一個重要因素是F-35B的購買和使用成本還沒有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