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候宿位等到死 老無所依實堪嗟巴金生前說過一句話:「長壽是上帝對我的懲罰。」在香港,懲罰長壽的不是上帝,而是港府。官方數字顯示,在輪候資助安老宿位期間死亡的長者不斷增加,去年更已突破五千大關,較五年前增加三成。港府庫房年年水浸,但為求得一個宿位而「等到死」的長者卻年年增加,這就是港府涼薄冷血的鐵證。5.39.217.77:88980 _! Z$ R2 G; ~8 ]2 ]) X2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C' B; v/ o$ f8 s& P$ e
香港長者晚景淒涼,在苦苦輪候宿位期間死不瞑目的悲劇每日都在上演。然而,港府多年來不是熟視無睹,就是推搪塞責,從來沒有正視安老問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日仍在死撐,指安老宿位輪候時間無法縮短,原因是九成申請長者對入住宿位有具體要求,包括指定地區及院舍云云。張建宗的潛台詞就是輪候時間冗長的責任不在政府,而是老人家要求多多。
( e8 }1 f% h+ l
2 N3 }- p. x8 [" h% S, y% W: L事實真是這樣嗎?安老宿位長期緊絀,長者動輒需要等候三五七年,說句難聽點,這與死神賽跑根本沒分別。如果宿位情況不是太惡劣,難道公公、婆婆會跟自己過不去,堅拒入住嗎?退一步講,老人家也有尊嚴,若然當局敷衍塞責,亂點鴛鴦強配宿位,難道長者要接受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嗟來之食」嗎?公仔箱論壇, L. j* i3 [/ h# ]" I
7 [- V& z3 d4 D# M6 d$ W* t
歸根究柢,安老宿位成為大量貧困長者的人生最後遺憾,原因就是港府死做守財奴,不肯增撥資源增加宿位。數字最能說明一切,目前輪候宿位的長者多達幾萬之眾,但未來三年當局只計劃以擠牙膏式增加二千六百個宿位,連杯水車薪都不如,這與叫長者「等死」有何分別?難怪有人說,香港老無所依、老無所養的情況與第三世界幾乎沒分別。tvb now,tvbnow,bttvb3 {$ S- c" N5 n- B9 y/ g" v! }& `
& y2 w3 G3 T! ~- a0 U( E6 V% }政之不公,亂之始也。曾蔭權退休後可以住豪華行宮,唐英年單是僭建地下王宮便達二千多呎,而多少基層市民勞碌一生,晚年卻連一個安身宿位也不可得,試問在這種情況下,社會怎能不民怨沸騰?香港人怎能不打小人?中大日前公布民調結果,過半數受訪者認為香港不是和諧社會,官民矛盾、貧富矛盾急劇惡化,這一切豈是無因?
. n; [' B C$ _ K7 J, D; i5.39.217.77:88984 m& N( }* y8 w3 n& q6 \+ }
古人長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艱,今日高官卻是寡廉恥而自肥,懶理民生多艱。長者對安老宿位可望不可即的無奈與悲哀,正是港府施政一塌糊塗、市民生活每況愈下的縮影。港府一句資源有限,輪候公屋的劏房居民便要繼續蝸居危樓;當局一句量入為出,輪候診症的長期病患者便要在公立醫院望門興嘆……最可憐的還是孤苦無依的貧苦長者,風燭殘年垂垂老矣,一邊要為生前無法入住安老宿位而沮喪,一邊要為死後找不到葬身之地而絕望,生死兩難,情何以堪。' W9 i$ Y0 V& U: [0 O# w# @
2 i d" I9 o, {1 ~- G0 S4 Z S. S* \
最諷刺的是,港府在民意壓力之下,年年派糖,去年更破天荒派錢,但貧富懸殊卻是日益惡化,官民矛盾不斷加劇。說到底,高官無靈魂,夕陽政府等收工,對市民的切身問題不聞不問,敷衍度日。這樣的施政,這樣的政府,沒有民怨才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