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n! l9 e# u4 M2 s4 L( I 先前梁愛詩批評香港法官不曉內地政情,繼而指2047年後法制也可改變。繼有胡漢清與清華副教授程潔提出終審法院的法官須由中國籍公民擔任。中央則有陳佐洱、魯平先後炮轟香港人身分的言論,然後胡錦濤在十八大提出中國人的尊嚴論,再由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闡釋收緊對香港的監督。幾個星期內,一浪接一浪地,矛頭直指香港的法制和司法機關,連包致金法官在退休之日也說「陰霾正籠罩香港法治。」 9 d5 O8 G- s1 l* x( y% Y*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8 q. ?1 p* [9 n9 Etvb now,tvbnow,bttvb 這一連串的舉動,似乎均出於對香港的誤解。個別人士因不滿現政府的無能而舉出港英旗幟,便遭無限上綱至「港獨」,中央官員多次指有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文詞間顯示對香港的認識仍停留在十多年前,完全未能掌握民情,這是中央在港的渠道繼2003年後再次失誤?還是中央只聽一面之詞,受屑小之輩的危言聳聽而錯誤估計形勢?還是借題發揮,借故收緊高度自治的空間?當現政府處於弱勢又未能取信於民時,中央的強勢只是適得其反,更加深市民對現政府的不信任和不滿。tvb now,tvbnow,bttvb6 O) Y- U0 x) l# I s( f1 k) F
1 y6 ^% u0 l! ]5 _, m! W' W4 G
其實早在《基本法》草擬時法官的國籍問題已曾作深入討論,一來香港保留普通法制度,須要深諳普通法的人才,二來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一直是百川匯聚,唯才任命,三來香港的司法界原來也有不少外籍法官,故當時《基本法》規定,除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外,其他法官皆沒有國籍的限制,法官的任命由一獨立委員會推薦,法院仍可繼續參考其他普通法地區的司法判例。終審法院設有外籍非常任法官,這些法官皆是普通法地區最頂尖的法官,包括有英國,澳洲和和新西蘭等地最高法院的法官,他們精通普通法,享譽海內外。在過去十五年,他們豐富了香港終審法院的判詞,對提高香港終審法院的聲望與素質均有極大貢獻,這制度行之有效,能夠邀請這批優秀的法官出任香港終審法院的法官其實乃香港之福! % H" N9 h, _. L9 a0 x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 g: n, F* q2 k6 Y% o' C
提出國籍限制的理由主要基於天真的民粹主義:美國聯邦法院法官也有國籍限制,為何香港終審法院沒有?但美國沒有一國兩制,它有大量熟悉普通法的法律人才,香港則首兩任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皆要放棄英國國籍才能出任,中國十三億人口中有多少人有資歷又願意出任終審法院的法官?tvb now,tvbnow,bttvb9 `( j. R$ l [/ ]
' @% q( ~+ p: o 誠然,法官多瞭解中國事務未嘗不是好事,但畢竟終審法院主要處理的是來自普通法地區的案件,我們需要獨立能幹的法官,法官的責任是依法判案,而非依據國情投當權者所好而判案。在一國兩制中,香港的司法制度可說是兩制的最重大區別,一旦拆毀司法制度,兩制也蕩然無存,梁愛詩提到2047年香港法制也可改變,法律與法制截然不同,法律條文可以隨社會轉變而作出修改,但法律制度是建基於法治、人權、公義這些價值之上,若整個法律制度也改變,那還何來一國兩制?tvb now,tvbnow,bttvb) P0 c u, w' x1 J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