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7日多處都有市民搶購食鹽,指擔心食鹽受日本核輻射的污染。
% B5 [8 c9 e. L6 Q. u8 t) B5 `
% b2 T5 ]" |) F0 y B5 t" Q 《香港商報》題為《有常識信科學 就不會發生搶鹽潮》的時評認為,對突如其來一陣搶鹽潮港,港府不能認為只小事一樁便掉以輕心,這正反映了當下在日本核危機陰影中市民心理脆弱,人心惶惶。應明白謠言止於智者的道理,理智應對謠言,運用常識智慧判斷傳言真確。港府要舉一反三,加倍小心,除了商品市場外,更要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管,保持良好秩序正常運作,避免特殊時期下因謠言造成混亂。
# ~& c8 E0 g+ q-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6 X, X# D5 [, o& Q% F
《星島日報》題為《搶鹽搶到香港 粵港須同應變》的社評認為,當局及時闢謠之餘,應徹查源頭,研究有沒有依法究治的需要。今次事件顯示港府還須大幅改善危機下的“啟民智、安民心”工程。在自由行客日增來往日頻的環境下,就算港人鎮定,內地人也會來港搶購,因此還要安內地,尤其是廣東省民心,這需要與內地政府商討如何合作。5.39.217.77:88980 y% }6 h. w# O- U3 }! V
8 d6 ^* j1 ?1 v5 E 《明報》題為《中港民眾搶鹽抗輻射 笑死水深火熱日本人》的社評指出,“搶鹽”確切反映市民危機感深重,港府適時發揮強而有力領導的重要性才可令市民安心。日本人歷經九級地震、特大海嘯和核危機,所表現出來的冷靜和秩序井然使人印象深刻。搶購食鹽所暴露無知和愚昧一面,確實值得中國人深切反思。( _! ]( S; d* H
$ q" P5 Y) T, f2 c8 G 《文匯報》題為《全球都要對核危機作最壞打算》的社評認為,福島核危機發展已到關鍵時刻,無論日本和國際社會都應對核危機全面爆發作最壞打算。核危機一旦全面爆發,必將殃及池魚,聯合國有關機構應盡快舉行緊急會議,商討如何阻止核危機擴大,以及核危機一旦徹底爆發後善後措施。若核危機擴大輻射殃及香港,香港也應作好最壞打算,制定防範措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