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成为有利可图的事业 上海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3%-14%
“务农”成为有利可图的事业 上海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3%-14%/ U2 y" v6 m6 A( {: t. u9 D0 f
+ U) v- Z+ C$ k! x
记者日前从市农委获悉,去年本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15600元左右,同比增长13%-14%。通过在全市农村逐户开展的农村劳动力专项调查摸底,本市已初步建成农村劳动力信息数据库,调查显示目前本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达到90.8%,总体就业情况较好。tvb now,tvbnow,bttvb4 L, W7 O! l. f3 a4 t6 S
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 A3 u4 U, p6 p: F* D( B9 K
积极促进非农就业,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最重要途径。各区县、乡镇采取安排就业专项补贴资金预算、推行企农联合、居家就业和建立手工业合作社等方式,推进非农就业工作。2011年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长14.3%,为农民就业增收起到了托底作用;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岗位超过11万个,另有6万多公益性岗位为就业能力较差的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跨区就业、低收入就业等专项补贴政策,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 J1 v; R( y6 a- Q T$ Z8 ?8 y 稳定农业经营性收入
2 W- l! r: s* htvb now,tvbnow,bttvb 本市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农业经营性收入,让“务农”成为有利可图的事业。去年上海粮食总产24.39亿斤,是本市实施粮食补贴政策以来粮食总产量最高的一年,水稻单产达到558.6公斤,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超过305亿元,比前年略有增长。本市建立健全了各项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实施麦子拔节弱苗施肥补贴,新增“夏淡”绿叶菜补贴每亩80元;首创绿叶菜“冬淡”“夏淡”成本价格保险机制;市级财政安排农业直补资金6.25亿元,比上年增加7000多万元。上海创新“银保联合”贷款信用保证保险新模式,贷款额度上限由原来的50万提高到100万,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难问题,全年扶持合作社发展项目104个,市级扶持资金3929万元,为440家合作社提供贷款贴息1830万元。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超过400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