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已逝的事物的懷念,人之常情。至於對頹廢美的追求,極至還是莫過於日本人,文學作品如川端康成的《雪國》也是充斥著頹敗的美感,苦悶哀愁都是「美」的源頭,也可能是小說的江戶情調的忠實反映。還有的對切腹、介錯這類西方價值觀視為毀滅為美麗莊嚴的事物。tvb now,tvbnow,bttvb1 [ k e! n0 e$ C+ V
7 W+ J8 B3 R% w$ D9 p公仔箱論壇這種因為一個目的而集居,而又消失的地方,與世隔絕,有點像當年國民黨老兵大陸解放後來港聚居的調景嶺,瑟縮九龍東自成一角,又或者是馬安山村住著的礦工家屬,村子還在但當年採礦的老礦工相信已難得在世了。但這些地方規模不能與端島相比,惟有是已拆毀的九龍城寨,尤其是後期十室九空的期間,陰沉詭秘的氛圍,充滿電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