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6-1-19 01:34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j# y) W/ O3 l5 v* U
- l- r: y% [- q$ U2 v4 E0 N許寶強:與創作無關的版權法
! L3 R& L/ y3 D P0 a( m% t/ t/ w' j4 u& p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 n& `) c3 k7 t*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 H3 Z: L; s4 U& M
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的爭論,愈來愈集中於拉布流會等事情,但有關版權與民眾的日常生活,以至與創作和經濟發展的關係,借用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的講法,是「尚未進入深入透徹的討論」,甚至「辯論都沒有正式開始」(www.inmediahk.net/node/1039957)。tvb now,tvbnow,bttvb$ F p8 e0 i) L" p3 K3 G
; A; S9 `8 P o! b2 ~& y' L$ ?+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香港目前仍保留大量功能團體議席的畸形政治制度下,立法會無法展開智性的討論,自然並不特別令人驚訝,尤其是當特區政權愈來愈任人唯「才」,並以鬥爭為綱。與其等待立會復會後繼續其從「沒有正式開始」的「辯論」,民間也許應另起爐灶,嘗試真正「深入透徹」地探討版權法的性質和作用。
! u0 [' }7 \0 v( P( _tvb now,tvbnow,bttvb
* S# ?2 |; L, I5 ~$ T$ g& R; jtvb now,tvbnow,bttvb根據一種廣泛流通的觀點,版權法的提出,是為了保護知識產權,令創造者的利益不受侵害,以鼓勵創作,從而帶動文藝科技的發展,以至經濟增長,最終惠及民眾的福祉。這種說法隱含了多個假設,包括了(一)版權或知識產權是為了保障創作者的利益;(二)創作者的利益是創作活動的主要(甚至是唯一)誘因;(三)文藝科技的創作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四)經濟增長一定能提升民眾的福祉。在香港,這些假設儘管都「尚未進入深入透徹的討論」,但已成為好像不證自明的「真理」,反映我們的社會,尤其是「精英」,其實並不十分熱愛掛在口邊的「理性」。
7 a; j, u3 S( q% _, R- t! O: U公仔箱論壇
, ^# w7 U* I( I: R. a% D由於篇幅的關係,本文將簡要地討論第一及第二個假設,其他的只能另文處理。
( G1 t. d4 i1 v; p公仔箱論壇
& b! [) u$ b0 H. _版權法的歷史
% v) B( _3 F5 X) c$ ]$ J4 v公仔箱論壇4 B) l- m0 v( [8 G
本地一個提供通識教育資訊的網站,這樣寫道:「保護知識產權是為保護創意,保護作家、藝術家、設計師、軟件程式設計員發明者及其他專才的心血,以創造一個環境,讓上述人士可以盡情發揮創意,並讓辛勤工作得到回報。」(www.hkliberalstudies.com/modules/flipped/index.php?pa=viewads&lid=12)然而,回看知識產權的歷史,這樣的說法卻頗值得商榷。0 z8 s% o0 @) |, O9 g: v J! E& k
" b; e9 z K# g P公仔箱論壇第一份版權法於 1469年的威尼斯出現,之後逐漸引入歐洲的其他地區,而中國則於1991年才訂定第一份版權法。最早出現的版權法,賦予印刷商專利,印售已存在的作品,包括各種經典,目的是為了保障印刷商而非創作人的利益。早期歐洲的印刷商和政權之所以推動版權法的訂定,與當時的歷史脈絡有關。15至16世紀正是資本主義興起的年代,科技的發展令書籍能大規模印刷出售,加上貿易活動的擴張,為重利的商人提供無限機會,利之所至,自然希望獲得獨佔的專利;而對當時的政權來說,以專利形式管制誰可出版和什麼書籍能夠印刷,從而監控言論思想,也有利於維穩。當已有的書籍作品市場達到飽和的程度時,印刷商才引入新的作者,讓創作人也能夠在版權法的保護下分一杯羹。tvb now,tvbnow,bttvb! L8 Z: q! j+ h }0 i4 F6 S
tvb now,tvbnow,bttvb, y( Z: N0 L Z" O; `) g
換句話說,版權法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保障創作者的利益,甚至到了當代,更在意版權專利的,也往往不是純粹的創作人,而是透過發行和售賣專利產品牟利的大企業,又或是由創作人轉化而成的企業家。一些研究更指出,版權專利往往壓抑而非鼓勵創意(參閱Bettig 1996)。所以,說「版權或知識產權是為了保障創作者的利益」,與歷史其實並不脗合。公仔箱論壇3 j& T; z! x* S. u& B5 Y
0 O3 c O& O1 D- o!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創作的誘因和能力
" A+ J# X4 W4 Y' d4 E! Ytvb now,tvbnow,bttvb
! i% G7 ?4 C* S8 ^: I) j- ~: i& G公仔箱論壇人類之所以從事創作,往往建基於日常生活的感受和需要,源自興趣或為了承擔責任、解決問題,物質獎勵只是眾多誘因的其中之一,因此集中於金錢回報的版權法並非是創作的必要條件。事實上,在未有版權法之前,人類透過口述文化的流傳,創造了大量優秀的文化產品,唐詩宋詞、古希臘哲學戲劇、各地的古典音樂,傳誦至今,這說明了「創作者的利益是創作活動的主要(甚至是唯一)誘因」的假設,並不可靠。% Y; J, T7 m. Y% f( n
8 }1 `) L2 k2 `' y( [- \# S+ {
另一方面,有了版權法之後,也不見得在此制度框架下生產的文化藝術,比之前的出色。正如上文指出,版權法保護的更多是商人和企業的利潤,絕大部分的創作者獲得的物質回報十分有限。因此版權法訂定後,也看不到本地的創作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相反,對於本地樂壇、文學、藝術創作環境的批評時有所聞,矛頭所指,往往是政權與商業的管制和壟斷,例如缺乏競爭的電台和電視,以至對攜帶大型樂器的音樂人不友善的港鐵,諸如此類。在這樣的社會文化脈絡之下,版權法並不可能點石成金,促進本地社會的創意,因此也不是創作的充分條件。
, x/ I/ c7 B5 s1 j5.39.217.77:8898
3 _+ K+ i# f# l* i! V特區政府和本地的「版權大聯盟」,要求立法會盡快通過既非創作的必需或充分條件的版權法修訂,究竟是為了什麼?
4 ?5 ?! `1 Y" d! g6 i9 ~4 U7 A
1 S. {, \8 A) o: R/ d公仔箱論壇版權專利以外的創作條件4 y2 U5 t9 _1 r: N8 _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9 H# }7 X# f
如果我們真的希望鼓勵創作,與其浪費時間於與創作沒有必然關係的版權法修訂,不如直接孕育或打造有利於創作的社會文化環境,尤其是保障民眾的不順服的權利(rights to non-conformity),包括設立有尊嚴的基本生活保障,又或是保衛政治、信仰、言論、思想、出版等自由,讓文化藝術工作者可以不用擔心物質生活或人身安全下從事創作,以至於在教育方面鼓勵創作、表達或欣賞文化產品的興趣和能力,建立一個廣泛的創意網絡。
$ W* h9 r' X5 F;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5 H% d) B c3 x& L; g因此,在促進創作方面,比版權法修訂遠為迫切和相關的全民退保、真普選、取消TSA(全港性系統評估)、反壟斷等政策,更應該盡速訂定,在立法會中討論通過,以保障民眾在經濟、政治和自由學習等領域的不順服的權利,不致出現因為工作機會、政治審查、考試成績等顧慮而限制創作的自由,這樣做應該更能孕育創意。
( _5 V$ F, F' ^- ^ O& P: S5.39.217.77:8898
5 u- J, J# j% _ f" B提出不要浪費時間於與創作沒有必然關係的版權法修訂,並不代表不處理保障創作者權利的問題。不過,現有建基於專利排他的版權法,並不是唯一處理創作者權利的方式,對促進創意來說,更不是最好的安排。以尊重創作者的意願和價值為基礎的Creative Commons和Copyleft等較少排他性的版權安排,恐怕更容易鼓勵資訊和創意的流通。5.39.217.77:88981 F% I* Q8 o2 E. N6 O' g! U
tvb now,tvbnow,bttvb" H- B! e$ [; R& o, t) B8 L$ n
如果政府真的在意創意的發展,便應盡快建立全民退保、推動真普選、取消TSA、制訂反壟斷法,以保障民眾創作的不順服的權利,而不要——借用林煥光的說法——把應該做的事無限期拖延,以致損害公眾利益,否則最終會被市民唾棄(〈林煥光促議員盡快通過版權法# v. \# B! G7 [/ e( y) s- {
否則遭唾棄〉,1月10日《星島日報》)。
) n" D& Z5 ^ i: stvb now,tvbnow,bttvb! H4 G" D6 L; b2 _" q
參考資料:
, f# R& R, |( ^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x+ Y. U' b" n( O. v
.Bettig, Ronald V.(1996):Copyrighting Cultur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 pp.9-32
$ D! K+ m' x) \6 G7 m公仔箱論壇.May, Christopher(2007):"The Hypocrisy of Forgetfulness: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Early Innovation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14:1,pp.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