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5-3-25 10:03 AM 編輯
. c, ~8 J. k) I7 m9 L0 U' r公仔箱論壇( O$ ?7 ^! t7 N$ @
林行止: 握其大要不得其要 有樣學樣樣樣走樣' E" M2 b2 D( |1 L8 N/ }
公仔箱論壇% `6 `* w7 @2 V- Z- y* l8 [
5 C- }7 S& ?+ E. x! w公仔箱論壇一、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三月二十三日凌晨離世,行政長官梁振英不但即日去信致哀,還到該國駐港領事館簽弔唁冊,眾所周知,非在任國家元首去世,行政長官甚少親往使館或專員公署「弔祭」,此舉顯然是對這位新加坡「國父」特別加意和尊重;而與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父子三人當天下午飛抵新加坡靈堂行禮不同,梁氏顯然是有北京的指示。) O* a! }( t5 U' f
3 b% \ a( U" l! M- Q Ktvb now,tvbnow,bttvb香港在英國殖民者治下,雖然「山不高而皇帝遠」,頗有自成一格的「城邦」管治姿態。新加坡在一九六五年脫離馬來西亞,成為主權明確的獨立國家,可是她與馬來西亞的地緣和人文歷史淵源深重、無法割離,令其於建國初期擺脫不了「城邦」小國的格局。
3 D9 D! u2 ^5 @' S; K8 `& d- H7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P% [' R$ a8 x$ o5 U- G
新加坡和香港這兩個名不副實的「城邦」,於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一直在經濟發展上競爭比拚,各有輝煌成就,在九十年代初期一同躋身亞洲四小龍,成為舉世矚目的經濟體。留心香港事務的人知道,在此期間,無論經濟以至民生政策,香港都足為新加坡師,事實上李光耀經常來港考察。九七香港主權回歸,港人在主權易幟後尋求遠離政治安身立命的法門,前途摸索的前提甚於經濟能力的比拚,事實顯示,香港在金融經濟方面的發展,漸漸落於新加坡之後。中國轄下的香港,雖然政治地位與新加坡完全不同,但外人固仍習慣視之為不相伯仲的城市,歷任行政長官依然傾向把兩地的政經以至社福發展作比較。梁振英上任初期見香港經濟增長落於新加坡之後,便曾撰文興歎!
: T9 @. I; x6 [4 l' W. utvb now,tvbnow,bttvb
0 O7 x& Q/ T5 d9 t2 q4 X5.39.217.77:8898全國政協前委員劉夢熊是梁振英競選行政長官時助選團隊的台柱,曾以「李光耀式特首」形容梁氏,他因此認為中央屬意梁振英出任行政長官,意味北京認同香港當以李光耀威權管治為借鑑!梁氏上台後,他對泛民、傳媒尤其是處理「雨傘佔領運動」的態度,是否有李光耀鐵腕伺候傳媒和政敵的新加坡影子,那是傳媒應特別關注的問題。
1 C9 M# P. U0 l4 S0 ^0 d公仔箱論壇
/ Y9 k1 u9 K+ v6 e4 J4 ~/ o6 Ptvb now,tvbnow,bttvb新加坡是在「形格勢禁」下被迫脫離馬來西亞,在條件並未成熟之下獨立,卻於二三十年後「超馬(來西亞)趕韓港台」,成為全球享譽甚隆的政經實體,完全是李光耀領導有方。李光耀如何「整治」新加坡,說之者屢談之者眾,筆者過去多番論及,總之一句話,李氏行的是家長式統治,其強硬手段雖然不為新生代全面認同,其能在短短五十年間(一九六五—二○一五年)把新加坡從開國的蓽路藍縷帶到今天國泰民安的局面,盡顯這位「開國之君」的過人權術與高超智慧,其全心全意忠誠為國,卓爾不凡,實在是了不起,令各國政治領袖—友人和敵人—同聲欽羨和讚歎。
- t) C8 z% v# ]2 ]9 @公仔箱論壇
3 f# c! [/ O" R!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港回歸,《基本法》允諾香港五十年不變,期間可有一些足以帶領香港成為中國治下秩序井然、經濟出色的「城邦」管治策略?答案是沒有。所以如此,其中一個主因是中國全方位崛興後,領導層中有人以為無所不能,「英國人做得到的中國人肯定可以做得更好!」這種充滿民族激情的傲慢,令「港人治港」變成「京人治港」—對於老香港來說,那正是外行領導內行之始!
+ E6 @0 z. [, z, J/ A! [; f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6 l% U& i2 R5 [1 `) s" P# Q9 \
+ X' p8 ?; O& ~; S1 v% S+ [
- o1 B" m7 `" e! a7 {tvb now,tvbnow,bttvb二、昨天now TV的一個時評節目,提到梁振英作為合夥人之一的戴德梁行,在新加坡有不少業務,而梁氏本人曾擔任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旗下三間公司的非執行董事,耳濡目染甚至親歷其中的做事方式,梁氏對新加坡這數十年來「突飛猛進」的原因,應有深切的了解。
) M. a; f( p/ g+ Z m* R# ~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2 h$ S1 A9 V! {& V0 i& e
大建廉價組屋(和約制言論自由),是李光耀打造「和諧社會」的有效板斧,梁氏對此似甚有會心並有意在港照辦煮碗。可是,在全力推動這種政策之前,梁氏應該謹記東漢將軍馬援訓誨好論時政的子侄時那句「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千古名訓。梁振英當選後,重點出擊的施政方針,指向解決住屋不足的困境,他認為那是市民最關注的民生問題,亦是穩定社會的基礎,他表示會致力於鼓勵港人自置居所,以提升市民的歸屬感。搭建置業階梯,促進向上流動,公平合理分配公共房屋資源等,是他的工作重心。在第一份《施政報告》中,梁氏強調香港並不缺乏土地,香港缺欠的是長遠規劃!
( U L5 N, S: i+ t0 i% @/ p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Y7 S1 T% g# h0 ~' C
兩年下來,梁氏究竟在這方面有何建樹?引述立法會馮檢基議員不久前的書面諮詢數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發表的統計顯示,二○一四年十二月,私人住宅所有類別單位的售價指數為二七七點六,創下歷史新高,比一九九七年樓市高峰期的一七二點九,高逾百分之六十,比現屆政府二○一二年七月上任時的二○六點一,高出百分之二十四。實用面積少於四十平方米的小型住宅單位,樓價升幅更為凌厲,期間樓價指數由二百一十七點四飛升至去年年底的三○三點二,短短兩年間升幅達百分之四十強!
+ y9 q3 h {' w0 p, m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i" u3 f7 a. W9 a' |/ Y+ U, g
回應馮議員提問時,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周前指出,市民的置業負擔比率,由二○一二年第二季的約百分之五十,上升至二○一四年第四季的約百分之五十八,顯示市民的置業負擔顯著增加,但承擔能力比率相對住戶入息中位數則大約維持在百分之四十四不變。換句話說,市民置業的承擔能力並無紓緩之象,這是否意味政府的有關政策適得其反?事與願違!
9 {. `* g' N8 R! a- T0 W
* C, D- R3 l/ v6 M0 f' u5.39.217.77:8898政府遏抑樓價的策略是否失效,姑且勿論,但當前的市情,對甫上任便擺出為紓樓困而爭寸奪尺「搶地」興建公屋以庇無殼蝸牛的政府來說,卻是「好事」一樁,以這可以成為開發離島、郊野公園以至在新界東北同時迫使高爾夫球場「減洞」的藉口。樓價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在土地(進而物業)供應不足(第一份《施政報告》有關土地的話便當沒說過罷),換句話說,要有效地壓低樓價,環保分子及保衞家園團體等,便不應反對當局開闢新土地的鴻圖大計。tvb now,tvbnow,bttvb6 t4 Q/ c' w( Y$ {- j2 ~9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7 Y% C9 E* X
可是,梁氏的「搶地」策略,引起廣泛質疑,當中不少人認為是「別有計謀和用心」,因為若干「香港營」的物業發展商覺得當局一方面擺出千方百計「搶地」的姿態,一方面卻在重建、改建以增加住房供應上,設下更嚴厲的規限,如改建時不肯提升未足額的地積比率,對空置物業徵特別稅以減少囤積居奇之議,則遲遲不推出。當局的有關做法,令人不免想到當中也許有意「促進」樓價上升以遂其「搶地」的目標!坊間甚至言之鑿鑿說「梁營」發展商已在若干可能大事發展的區域囤有大量土地!這種傳言未必真實卻足以影響香港民情對梁振英政府的信任度再挫—港大民研計劃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信任港府的淨值是零……。難道有關當局對此可以視而不見?
0 E( c8 ^* Y w* U6 `8 Qtvb now,tvbnow,bttvb& ?$ L6 e5 h% U2 F/ E7 o0 a' }
李光耀在可用土地比香港還少的新加坡切實興建組屋,大竟全功,近九成人民居於自置組屋,變相達致維穩的最終標的,但梁振英政府這兩年來似乎在遏抑樓價上升方面開了倒車,在增加物業供應交了白卷,難怪有人要評之為若非別有用心便是計所不及!作為希望香港社會富足安寧的人,最怕政府空有滿肚計劃卻欠缺落實的策略與能力,但就調節土地供應及遏抑物業價格上看,「李光耀式特首」顯然不是「過譽」便是別有所指。公仔箱論壇% \: z2 d* i4 V2 ?, n
- [3 o# P" G: Q: V7 j2 d7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P+ u6 @& o3 r- w+ d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 ?# J2 L- ]( Y1 O6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