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細良: 懵丙政治tvb now,tvbnow,bttvb6 V/ |. Q8 J! [8 [3 g: o3 {6 {
! Q& X: v" q. O7 e0 itvb now,tvbnow,bttvb
+ u! p' `% T8 T/ T5.39.217.77:8898最近朋友介紹看一本關於英國政治作品,書名叫《The Blunders of our Governments》,作者是Anthony King及Ivor Crewe。從書名可知內容是嘲笑及分析英國政府那些基於無知而作出的愚蠢政策決定,由保守黨戴卓爾夫人內閣那惡名昭彰的人頭稅、工黨鉅額花費的千禧宮、個人進修資助計劃、兒童支援計劃,總之大大小小建基於部長、執政內閣及高層官僚無知而推行錯漏百出、本末倒置及適得其反的愚蠢政策。
% ]" Z2 L" u7 G+ \" X公仔箱論壇
5 D4 S! p8 }9 W3 e3 Stvb now,tvbnow,bttvb政府之所以出現一大班決策「懵丙」,作者認為成因好多,但好多案例中顯示是源於官員及部長無知,作者稱之為「cultural disconnect」。簡單來說就是不知民間疾苦,與普羅市民日常生活脫了節。而好多時政策出錯及適得其反,問題是在於執行時沒有想清楚,將原本政策目標也扭曲了。政府之所以不斷犯上低級錯誤,從政治角度而言,是因為英國兩黨政治下,執政黨視有深度的批評,當作別有用心的敵對政黨無理攻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 F$ n2 P2 d
公仔箱論壇$ G5 C; B( B2 Y+ b
作者指出這情況會隨着傳媒發達而更糟榚,因為政客24小時在傳媒影響下,無時無刻都要展現出自己決斷、言出必行、有執行力的形象。在傳媒催迫下,政客不但要有快速回應,也要有快速行動,稍一遲疑批評便洶湧而至。在這種傳媒環境下,政客行動或政策出台前已難有空間細心反覆論證及聽意見。
* B n/ U3 r+ A7 g; I. h$ u5.39.217.77:8898
/ c- F* W' @: i4 D' G7 |+ }# l# X政客失敗 諉過傳媒. |& |" H$ i+ j; C3 p
9 o" j {; U# Rtvb now,tvbnow,bttvb回顧新政府上場一年多,先後作出不少欠深思,甚至是鹵莽的決定,除了與民情脫節外,更大原因在於政府跟着傳媒團團轉。政客為擺出一副決斷英明、迅速行動的樣子,才有成熟一項推出一項的管治風格,這明顯是政府過度重視傳媒反應,被此牽引的處事方式。就以「港人港X」為例,至今大部份執行細則付諸厥如,只是一種口號式施政,令傳媒及民眾感覺良好,但同時卻令內地官員不滿,認為屬政策性歧視,而結果又與梁振英提出大搞內交,發展更密切關係這目標相扺牴觸。
& x" q+ G4 J0 p: ], O5.39.217.77:88986 W ~, |, W& s) u
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懵丙,也不承認自己決策粗疏魯莽,人人當自己是奧巴馬、克林頓。但現實上官員、政府決策卻不斷犯錯,政策執行錯漏百出,這反映了任何政治體制,包括英國老牌民主國家,都正面臨同樣的挑戰。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E# Y: | O6 l# I& A( k
- u5 F, F7 K( S( N* V7 h: H- E) A/ F政客犯錯機會越來越多時,香港特區政客,又何必將責任,一鼓腦兒推到知名主持人、個別新聞媒體身上呢?如此行為,既然有了失敗的借口,只會助長政客更不思進取,更遑論學習如何減少低水平決策錯誤!$ _ d6 h* G' `% `! R6 }
: b* T/ h. d' V2 j& e
z7 J8 W" j% ~' r) ]: D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