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紀曉風: 認同「香港人」比率創新高 北京若動怒情況勢愈糟

紀曉風: 認同「香港人」比率創新高北京若動怒情況勢愈糟
. L+ R. P' x) D9 e, B2 v7 ytvb now,tvbnow,bttvb
) M7 }. J: g2 M: |7 K+ D  }. D. K+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9 f! q2 T' `% Z  a5 b5 P9 b

' K9 B7 _3 z: \% R$ A2 Otvb now,tvbnow,bttvb
  P, q$ s& |& ~; T. r# Y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O/ s  |7 m5 [3 w( k0 c8 N% N

. n) L5 y0 H% @- i* f* Y3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G  C$ a; S( [
tvb now,tvbnow,bttvb& x1 y$ |+ q9 B4 a* }/ d/ P
代表國家「榮耀」和「尊嚴」的神舟十號才剛升空了不久,昨日港大的最新調查就發現,自稱「香港人」的市民增加11%,而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指數則只是排名第四,比「亞洲人」的排名還要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 C3 |$ j$ G; S( z# P3 V

3 ~5 ?1 F6 ]! @7 a* `tvb now,tvbnow,bttvb不是說過「中國好就是香港好」嗎?為何在咱們的祖國欣欣向榮之際,港人的國家認同卻未見提升?老紀請教過學者及作家,他們都認為中港矛盾是箇中關鍵,而假如要「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實在毋須動怒,反而應該改善自身形象及堅持一國兩制,否則這類趨勢恐怕還要持續。
4 ]. X5 D) S& ^' A' p/ S( G公仔箱論壇
1 ?# P' l  v2 i: ~2 `6 ~#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昨日發表最新的調查結果,得出的數據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是沒有身份對立的身份認同指數,其二則是將身份對立、四個只能選一個的特定身份研究。公仔箱論壇& i4 Q4 `7 [1 B! F4 z

2 L( r5 @3 l& E! p  `5.39.217.77:8898在身份認同指數上,受訪者要對六個身份的認同感及重要度評分,研究員再將兩者結合,就能得出各個身份的認同指數。結果發現【表1】,「香港人」的排名最高,有78.2分;其次是「亞洲人」及「中華民族一分子」,得分都在70之上;反而「中國人」的分數只有65.9,排名第四;而最為政治正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只能「包尾」,反映市民對此的認同程度最低。
( [  M4 E2 G8 B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p; w' c1 P$ B9 o( N8 h
至於在特定身份的問題上,受訪者要自稱為「香港人」、「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或「中國的香港人」,四個只能選一個。換言之,是假設了「香港人」與「中國人」的身份對立。結果發現,市民無論是狹義還是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都比同樣定義的「中國人」比率為高!狹義上高15%,廣義上則高出27%!
4 J$ ^8 }# W5 e# I3 i% L" U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n' W9 l- `" R$ A0 J& J1 E0 m
老紀翻查往年的統計數字,發現到一個更值得關注的趨勢【表2】。查2004至2008年,自稱「香港人」的比率都維持在二十多個百分點,直至2010年卻開始超越30%,最新的調查更攀升至38%,比2012年急增11個百分點。另一方面,自稱「中國人」的比率,則從2004年的31.6%,跌至最新的23%。類似的趨勢亦出現在廣義的比率,查2004年至今,廣義「香港人」上升13個百分點,廣義「中國人」則下跌12.8個百分點。換言之,在過去10年,市民愈來愈認同「香港人」的身份,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則愈來愈低。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次調查相信只是按着民意的劇本而行吧。tvb now,tvbnow,bttvb6 E% O: P& O3 x, `! O6 `- ]" V
5.39.217.77:8898% P; k; U! u( |, R3 |
究竟要如何解讀這個趨勢,老紀請教過理大應用社會科學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他認為此現象與中港矛盾激化有關,「你留意一下網上討論區,就連去不去六四晚會也牽涉到中港關係,可見抗拒中國的心態很強,矛盾其實早已出現」。他指出,中國政府近年來種種不合理的行為,例如以強硬政策對待香港,「隻手愈伸愈過」,都令港人相當反感,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自然減少。
, Q: O+ v! y0 H# W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J' h7 f% z8 B4 J4 |# O
而其實中港矛盾除了體現於中央對港的政策上,在民間的糾紛之中也可見一斑。查2010年年尾,正是各種中港民間衝突開始「浮面」的時間。2011年2月,有「高登仔」認為內地自由行旅客缺乏文化修養,有如「蝗蟲」般掠奪香港資源,因此創作了《蝗蟲天下》的歌曲並放上YouTube,迴響極大。及至同年的11月,有大師之稱的作家陳雲出版《香港城邦論》,自此確立了「本土派」及「中港區隔」等的概念,中港矛盾亦進一步激化。2012年1月,名店D&G禁止港人拍照的風波,更將港人抗拒內地的情緒推向高峰。
8 ~0 x' p4 u3 N' g'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5 M9 v: J  R
而將上述事件與【表2】作對照,就會發現自稱廣義「香港人」的比率正是在2010年12月踏入「6字頭」,自稱廣義「中國人」的比率則在該年跌至35%,比2008年減少逾10個百分點!同樣的趨勢亦保持至2012年。由此可見,中港矛盾的激烈程度,的確會直接影響港人的身份認同感。愈是不滿內地,就愈是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公仔箱論壇8 J* L) C8 H5 N5 `% U
5.39.217.77:88989 z- X  p( X( n5 O; o* }
鍾劍華指出,「中國人」在身份認同指數上只排第四【表1】,也是中港衝突下的一個明顯現象。他認為,由於港人很想與中國區分,但又不能否認自己的華人血統,因此在身份認同指數上,寧願在「亞洲人」和「中華民族一份子」這些抽象的概念上給較高的分數,也不願認同「中國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這些具國家意識的身份。
  F1 G, [% V" B9 F: R8 \! N1 a5.39.217.77:8898
0 F* ^8 Q9 M0 b) ]; c/ W! k+ ltvb now,tvbnow,bttvb老紀再請學貫中西的才子陶傑解讀數據,他也認為是中港矛盾「累事」。陶傑指,世界公民的特點是擁抱普世價值,由於香港人認同普世價值,所以可以與「世界公民」和「亞洲人」等的身份重疊;然而,中國人公開拒絕普世價值,自然不能視之為「世界公民」,「所以香港人梗係要話自己係世界公民啦,咁先可以同中國人唔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 D6 `4 A  t( x

+ \2 a! N9 W1 g# b. R, \tvb now,tvbnow,bttvb陶傑續指,中國人受外國排斥,是因為其長期累積的行為,例如是暴發戶式的購物習慣,以及近來互聯網廣傳的廣州狗肉節等,「外國人以什麼眼光看待中國人,香港人都是見到的,中國人根本在世界上不受歡迎,就連加拿大都要趕華人走,你叫港人怎樣分享中國人的榮耀?你自己不去改善形象,就不要單方面指責香港人沒有認同感」。公仔箱論壇6 u1 L" u/ ~4 g& e- r
5.39.217.77:88988 @- B, Q  \% C, S3 W' p/ R
至於政府應當如何面對,陶傑則認為北京毋須表現得情緒化,「天下本無事,就是因為北京經常掛在口邊,宣示香港是中國一部分,港人就是中國人,云云,才令到港人愈加反感。高度自治愈是萎縮,中國的陰影愈是明顯,港人就愈是不滿中國」。他更說:「就算港人真的不認同中國又怎樣?有什麼問題呢?香港又未建國,使乜咁大不了啫,我建議北京最好扮睇唔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