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康: 「適度」有為
1 {: o) Y' J6 ^
: m- X/ ~! j/ r公仔箱論壇
) j) D/ F, J6 e( l4 X- h) I& O4 Ztvb now,tvbnow,bttvb最近好些朋友跟我說,主權過渡十五年,及至梁振英上台,他們才感覺到香港真的回歸了。他們說的回歸不是「愛國人士」口中的「人心回歸」,而是整體施政取向的回歸——特區變得愈來愈不像港英時代的香港,而是愈來愈像深圳河以北的社會主義強國,故此要積極部署移民了。果如此,承諾馬照跑、舞照跳的鄧小平泉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3 h; T2 Z& A' f/ @- `1 x
( V" b& w7 a* E7 [" X/ Z1 Ltvb now,tvbnow,bttvb
) i. o; V& H; V0 Ztvb now,tvbnow,bttvb「穩中求變」「適度有為」公仔箱論壇- z& q* P) |8 `% o0 v
9 b) e! i9 x& P$ F! x8 \5 K. i公仔箱論壇我沒有細究朋友們何以要待到梁振英上台方才察覺特區真的是回歸了,讓我來猜,他處理兩間大宅僭建物的手法看來是個關鍵。然而在此之先梁振英老早便跟港英分道揚鑣了。上任沒有多久,他向立法會提交了個迷你施政報告;當中用上相當篇幅闡述其「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的施政理念。他是這樣說的:! C- m r# P, Z& G
7 A& n" Q8 n& \- V% q9 C市場並非萬能,市場失效的事例十分多,失效曾經出現在生產方面,也曾經出現在分配方面。由於市場失效,對民生和經濟發展造成影響,政府需要動用公權力補救,古今中外有不少例子。
0 M1 c) P/ P7 S1 r* d8 X/ {3 E/ \公仔箱論壇 y& X1 `' {* y, s* X
市場固非萬能,但梁振英口中的「公權力」帶來的失敗個案又算少嗎?在生產方面,不少有「公權力」之癖的人不時詬病香港沒有高科技,跟不上南韓或台灣,更莫說美國。(這些人可沒有同時告訴大家,無論是南韓或台灣的國民生產水平都落後於香港。)董建華聽信這些人的主張,運用「公權力」搞其數碼港、科學園以為補救。這些運用「公權力」的案例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不用說了吧。5.39.217.77:88980 g1 S- D4 ^5 [( [
- A) p8 l* u+ d) d, O l, x6 N4 {
迷戀「公權力」
8 I5 x: h" M5 H5.39.217.77:88985 O& k" g8 a2 W
在分配方面,有「公權力」之癖的人條件反射,不時拿出「堅尼系數」,指控香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是在「公權力」橫行的中國大陸,財富分配不是更懸殊嗎?梁振英在赤柱及山頂有大宅、子女留學英國,不用說身家不菲;可是跟溫家寶的媽媽、九十一歲的楊志雲女士的財富比,還有好一個距離吧?溫老太亦非個別案例。深圳名不見經傳的副村長不也坐擁人民幣廿八億元身家嗎?「公權力」到底會拉近還是擴闊貧富距離,也不用說了吧。
. s+ p' e1 y* X" V- H9 }公仔箱論壇
7 m& l; L, J2 I2 ]「公權力」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那可又無礙梁振英貶斥「積極不干預」為「含糊和矛盾的概念」,在他眼中,甚至是曾蔭權、梁錦松、唐英年主催的「大市場、小政府」同樣「不能夠滿足香港今日的需要」,非要擴張「公權力」不可。tvb now,tvbnow,bttvb T9 O- F8 X, w+ H
- D: M: `2 `- k+ Z;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當然梁振英不是第一個貶斥「積極不干預」過時的特首。擲出第一塊石頭的是喝港英奶水長大的曾蔭權,梁振英執他的口水尾而已。不過曾、梁兩個「過時論」是有分別的,曾蔭權無疑要擴張「公權力」,但擴張得來有個界限。梁振英的「適度有為」,聽似有界限,實則並無界限底線可言。
1 J) E3 Z0 E- e) M公仔箱論壇
& a. V$ q1 _! a8 t% D& f公仔箱論壇有規有矩地擴權
7 B0 w1 H6 N. s. S( ]
5 ^2 P$ [6 R/ w5 ]# o) p5.39.217.77:8898曾蔭權擴張「公權力」非但有個界限,那更是個客觀而明確的界限——他把「公權力」跟國民生產總值( GDP)掛鈎,以GDP的 15﹪為政府對經濟的參與上限;一過了這個水平便得收手;未到這個水平,還可以繼續擴張「公權力」。這種有規有矩——rule based——的施政模式透明度大,便於監察。
" U: A% e* K ?/ v- d8 Q/ G5 }( y
2 U; Q$ c# J4 `5 q% P5 ]" b曾蔭權沒有說清楚的,是何以拿 15﹪而不是 10%或 20%為上限。然而證諸過去的經濟表現,這個規模的「公權力」看來大致符合香港的需要。換言之,曾蔭權可能是看到港英以 GDP的 15﹪為政府參與經濟活動的上限,而經濟發展有目共睹、人人安居樂業,即使不知道當中的道理是什麼,蕭規曹循,以此為「公權力」的上限又錯得到哪裡去?
& G1 r" f q5 L# v1 }& a6 _公仔箱論壇 [% A/ i" p9 T7 @% o b
梁振英的「適度有為」可不是這麼的一回事。他沒有像曾蔭權那樣明確定出多大規模的「公權力」才叫「適度」,他只是一味要擴權;彷彿通天下只有他才曉得多大規模的「公權力」方為適合那樣。總之一切由他作主,他認為適度便是適度;他認為不適度便是不適度。這當中反映的,無疑是個大家長心態了。tvb now,tvbnow,bttvb& A* k$ n2 v9 P5 G
& o5 K' ^& D8 ^( J3 O不敢妄作干預公仔箱論壇- |7 l; |% `0 [3 [( }* N) S# B
公仔箱論壇% Y- ~% i) S+ q; C
眾所周知,郭伯偉致力抵抗要求擴張「公權力」的諸般需索,他當財政司的時候輿論狠批他捍 衞公帑的努力是以大家長自居—— Papa knows best。他反擊這個無稽之談:鄙人恰正是不知道什麼形式的「公權力」、哪個程度的干預方為恰當,故此自己知自己事,不敢指指點點、妄作干預。4 l4 ]/ Q- K6 b1 B9 h! ~
v) T7 v, o4 z- [& m u ~8 N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郭伯偉的言下之意是,那些主張政府干預這、參與那的人,他們真的知道擴張「公權力」,便能確確切切解決問題嗎?香港全面對外開放,外在因素從何而來?影響有多大?效果是什麼?等問題從來都沒有確切的答案,執權者妄加干預,有把握不弄巧反拙嗎?在香港全面開放的環境,郭伯偉認為沒有人有這個本領,故此政府還是少作干預為妙,否則廣大市民不難要為自作聰明的執權者的狂妄擴權付出沉重的代價。tvb now,tvbnow,bttvb0 K2 ^' D4 b- S- {# _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 j& g- l j: d5 ]
資訊幫不了決策
# t# c2 F" R+ R) x; [/ ?5 h8 K7 J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5 g- l- b9 t+ ?; Y9 j+ {
梁振英要就貧窮、房屋、年老長者及環境四大範疇擴張「公權力」,其覆蓋面不可謂不大矣。影響廣闊,稍有差池,後果堪虞。別的不說,即以他的房屋政策第一擊——白表買公屋——而言,不便令樓價不降反升而觸發民憤嗎?他要縮窄貧富差距,除非封鎖邊界,擴張「公權力」、提供更優厚的社會福利措施,那又不反而吸引更多的新移民湧來香港,惡化貧窮問題嗎?
+ B4 J1 k2 Q9 p- E0 C5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d p! \, g, b
或曰現今是互聯網時代,資訊發達,大家對事態的掌握又怎不勝過郭伯偉的時代多矣?資訊快而準,理應有助於局限擴張「公權力」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吧?現今資訊無疑多更又傳遞得快,但這便等於說大家都能夠確切掌握事態的發展嗎?恐怕不是。若然事前便知道會帶來反效果,梁振英又會貿貿然推出白表買居屋此新猷嗎?資訊發達又何曾促進運用「公權力」的決策質素?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H2 l; {9 |/ q( \6 t
公仔箱論壇! {6 {1 K( J4 J+ j
又如美國接連推出的「量化寬鬆」( QE)措施,不管是美國或香港,執權者又確切知道那會帶來什麼後果嗎?若然這些措施果能為美國經濟起動、促進就業,聯儲局又還用一浪接着一浪地「量化寬鬆」進而「扭曲操作」嗎?資訊發達又何曾提升過決策質素?5.39.217.77:8898% [# ^. f, a4 c$ y& l0 t
3 p+ p0 N) H* W4 E; l5 S+ |
以 Goldilocks自居
, r- l# A _" H5 z2 o
" F: ]$ m8 U" k' G$ ^5.39.217.77:8898' A: }- S' y1 F' x
梁振英的「適度有為」,其可怕之處恰正是這個:他滿以為自己真的知道政策的效果是什麼,兼且有本領恰可有度地調校火候,既不過尤又非不及,像童話故事裡的 Goldilocks那樣做到啱啱好。有這個本事,從蘇聯到中國以至今之古巴又還用放棄計劃經濟嗎?所謂「適度有為」莫非只是擴張權力的託詞而已?
- T: N' g) P. ~! ?9 Q" Ftvb now,tvbnow,bttvb
2 l8 I1 |( d: L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