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信報社評:通脹股市齊升 熱錢衝擊料續增壓

信報社評:通脹股市齊升 熱錢衝擊料續增壓
. c) x$ D2 d9 o* ^( A) ltvb now,tvbnow,bttvb
0 |' m0 l" l+ W* N5 K2 L3 N5.39.217.77:8898
0 w* X: `% {* U7 C' P
政府統計處昨天公布,本港九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百分之三點八,雖然較上月升了零點一個百分點,然而,在預期熱錢持續流入香港的情況下,勢必推動本地通脹進一步上升;劇化資產價格膨脹的速度,為目前放緩中的本地經濟增加更大波動風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8 [$ B/ \+ A  ]
tvb now,tvbnow,bttvb" \0 ^- B2 l# @  @' P0 O" `
雖然金管局上周在市場購入逾六億美元,向銀行體系注入了逾四十六億港元,但港滙指數昨天繼續上升,港元仍貼近強方兌換保證上限。在熱錢刺激下,港股升勢持續,恒指連升八天,積累升幅近八百點。8 ]' A* r: l# ~8 S7 M
( v% M7 _) g* {  T- T
可以預料,隨着熱錢持續流入,本地通脹與股市升溫之勢不易遏制。如今證券市場充滿樂觀憧憬,當中無疑暗含投機資金牽動的風險因素。# W6 x" {6 B* h* m7 [

; |9 g- g% H% D$ M從本地通脹率走勢看,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基本通脹率,從今年一月百分之六點七高位一口氣回落,至上月低見百分之三點七。但照目前發展形勢看,九月通脹掉頭回升,即使本地經濟放緩、進口價格升幅減慢,在一定程度上遏抑了四季度通脹升勢,但熱錢持續流入,在聯繫滙率制度下,本地貨幣基礎規模必然擴大, 令通脹上升和資產價格膨脹的速度有增無減。
$ K! A1 c( Y# p8 Z/ ^! ttvb now,tvbnow,bttvb

5 M/ \4 A* Y+ k5 L4 l6 Htvb now,tvbnow,bttvb按九月通脹回升之勢看,當月消費物價指數攀升,主要是公營房屋租金和家庭服務費用上升所致。從報告的細項中也看到,住屋價格升幅最大,其次是外出用膳、電力和燃氣等,這些涉及市民普遍的生活開支,價格升幅最大。
5 V: a9 W0 E# ?1 i5 ?5.39.217.77:8898

5 C' k# W" W. f' ?可以說,通脹加劇,貨幣購買萎縮所引發的收入波動,對低收入家庭的衝擊最大;與此同時,也加劇了社會貧富懸殊的矛盾,令特區政府的扶貧紓困政策面對更大的社會期望與政治壓力。由於預期中國內地消費物價指數在今年第四季度回升,加上人民幣升值,本地物價尤其內地輸港食品價格上升的壓力委實難以消除。
. W& g$ L: ]$ `  \) Z8 U3 J2 O% mtvb now,tvbnow,bttvb

/ A8 @  j7 s% f; F, c' X看深一層,資產價格波動的成因相當複雜,既可以反映投資者對資產未來現金流收益的預期變化,也可以顯示用來貼現未來收益的貼現率本身變化,甚至源於市場的非理性亢奮。然而,目前本地經濟放緩之勢相當明顯,若資產價格加速膨脹,不論什麼成因,與實體經濟表現進一步脫節,這種風險升溫,對香港當前經濟發展和社會 穩定相當不利。tvb now,tvbnow,bttvb3 W* U% p6 P# |! v" B/ M  }
& ?. P& J0 G3 N6 ^
照熱錢如今流入本港的趨勢看,港元銀根持續膨脹,不僅令本地通脹不斷出現新增壓力,港元利率長期處於低水平,令股市樓市的市 場投機情緒難以抑制;另一方面,基於當前人民幣無論在離岸或在岸市場也都呈現短期升值之勢,在美國大選結束前後,相信升勢也不會逆轉,則變相進一步支撐港滙的強勢,並有可能由此再引發市場對聯繫滙率進行投機,考驗特區政府維繫貨幣發行局制度的意志。
$ \# d( M/ i/ G+ M  T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8 Y; j+ g. A7 s2 [! n  D3 G" x
很明顯,國際熱錢再度流入香港,對香港造成 多維度衝擊。二○○八年美國聯儲局推出第一輪量寬政策(QE1),引發六千億資金流動性湧入本港,其中四千億流入股市,包括認購新股、供股與配股,令市場一片熱烘烘。如今新一輪熱錢湧港潮,雖然規模一般預料較前為小,但引發資產價格加速膨脹,在香港當前經濟顯著放緩、物業市場已然大幅飆升下,風險反而更 高。
! w9 Z6 u% I0 e0 A! v' itvb now,tvbnow,bttvb
; y% j7 h$ q! f9 R&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面對當前通脹回升之勢,熱錢源源傾注,港元貨幣基礎規模不斷擴大下,利率低企,按揭信貸膨脹,推動樓市上升的同時,市場也隱含政府推出 壓抑樓價的政策風險。但無論如何,國際資金湧來香港的「熱潮」如今方興未艾,特區政府宜及早制訂應對之策,避免資產價格急遽膨脹與萎縮的衝擊,對放緩中的本地經濟產生更大破壞力。tvb now,tvbnow,bttvb2 p  D. n7 o( F; n- W5 b

% r0 G" ]! u& W9 ?6 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