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2-3 08:32 AM 編輯
6 L' b6 u9 S, I3 I
5 G/ @/ N- l+ ~( H7 ytvb now,tvbnow,bttvb歐洲危機會變得更糟嗎? Gideon Rachman4 C% B$ V) S X" @
5.39.217.77:8898% \5 ~7 @8 W# y- L5 m% ?" ?4 c! B3 U
5.39.217.77:8898# A+ ?; a/ D9 a" m% Q) d) C
事態還會變得更糟糕嗎?我指的是特別糟糕的情況——像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或世界大戰那麼糟糕?按照我們這一代人所接受的教育,這種巨變隻會在歷史書上出現。
' G7 c, e* z T5 {! e P公仔箱論壇/ J$ i! U( _: {4 U
當然,眼下的歐洲有一種不祥之感。波蘭外長本周一在柏林警告稱(見今天FT中文網評論欄刊登的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的文章《我更擔心德國不作為》),歐洲已“走到了懸崖邊緣”,這不過是最新的一個例子。法國總統薩科齊(Sarkozy)最近也發出警告:“一旦歐元崩潰,歐洲就會崩潰。在這塊曾發生過可怕戰亂的大陸上,歐元是和平的保障。”
" t: W% A, L0 X# e3 O,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V$ A7 j( W0 Y
歐洲政客們往往喜歡以戰爭威脅來示警,以此為他們鐘愛的歐洲項目謀求支持。正常情況下,沒幾個人歐洲人拿這種話當回事。
9 v c6 u# ~/ W2 c9 b6 h9 k( C0 u: _/ u
相反,對於在和平與繁榮環境下長大的西歐人來說,戰爭的話題似乎注定是遙不可及的。在我所生活過的年代,雖然也有過起起落落,但情況似乎一直在穩步改善。納粹被打敗了﹔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的獨裁政權垮台了﹔蘇聯帝國解體了﹔南非則告別了種族隔離制度。tvb now,tvbnow,bttvb& s* ^" Y; @4 S7 _3 y6 u# I/ E
$ @, P; R$ N" S' E/ [4 a# J& U.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我們這一代人看來,和平與繁榮已成為西方社會的常態。因此,這也讓我們很容易忘記,世界上大部分其它地區和我們不一樣。最近讀到一本相熟的中國學者閻學通寫的書時,我很吃驚地看到這樣一句話:“文化大革命中我們看到有些人被打死,所以對生活的殘酷有些習慣了。”2 b! z0 W8 q0 }
/ W O3 E9 e% E& b4 e1 g8 _但在過去的30年裡,對於和平、繁榮與適度舒適生活的期待,已蔓延並超越了西方所專享的范疇。文化大革命時代的中國,已讓位於購物中心和工廠時代的中國。而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時代的印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被IT革命時代的印度所取代。5.39.217.77:8898 s2 A6 n) h4 Z2 i4 [
4 P9 P# s' Q( ?' F6 W
全球化讓整個世界看起來像是一個更安全、同質化程度更高的地方——亞洲和東歐新興的中產階級,欣然接受資本主義的舒適和價值觀,正是這方面的體現。如今,冷戰時期似乎要依賴核武器才能夠保障的全球和平,似乎有了新的支柱——國際貿易以及對消費主義的共同信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P$ T7 C ]( L+ J2 d2 o& x( J; ?
3 b& u9 V4 Z! X; ?, D. ?tvb now,tvbnow,bttvb直至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之前,1997年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所選用的競選歌曲《明天隻會更好》(Things can only get better)似乎捕捉到了這個時代的精神。
9 T; b' N; c3 N9 H6 m# H( o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3 _( N) t9 X, R% l* c
然而,自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以來,我們發現,事情的確有可能變得更糟。問題在於:能糟糕到何種程度?
& g% K8 A3 t# [) e) j2 A5.39.217.77:8898" V3 v! u* i! k( g( s
歐洲遭受嚴重經濟危機的風險十分巨大。主權債務違約和歐洲單一貨幣崩盤的威脅不斷加大——隨之加劇的,還有銀行破產、普遍恐慌、深度衰退以及大規模失業的威脅。這給人的感覺像極了現代版的大蕭條。, i* T1 M9 _7 k,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H2 Y5 W4 ~* m3 v$ w8 X
作為一個整體,歐盟(EU)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因而歐洲的經濟混亂必然會帶來全球性后果。這可能導致貿易萎縮,並對全球金融體系構成威脅。tvb now,tvbnow,bttvb/ ^5 j& x$ q$ F
, o" p& ~3 l' u3 @8 c( B1 ]tvb now,tvbnow,bttvb20世紀30年代留給我們的教訓是:全球衰退會削弱民主,導致激進的新生政治力量的崛起——而在此過程中,會加大國際沖突的風險。
, X& E) @9 o& Z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 ^+ O- X h. Q9 p: Y* \6 F
在上世紀30年代危機的現代版中,在經濟動蕩和歐盟解體的背景下,民族主義政客將登上歐洲權力舞台。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惡化,歐洲以外的地區也會局勢緊張。亞洲權力平衡的轉移將會加快——美國逐步衰落,中國日漸崛起。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經濟危機都將導致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勢力有所抬頭。5.39.217.77:88983 m4 n$ k' k; u
. b" J' D, V0 R- y+ e6 ?6 B4 otvb now,tvbnow,bttvb這些場景並非沒有可能。不過,盡管有著種種相似之處,我仍無法讓自己相信,我們正重返上世紀30年代。我認為有可能逃過這一劫,原因有以下三點。5.39.217.77:8898( W9 W% n9 V, o$ e* f" B
3 f0 i( j0 |6 F, Y6 g2 R. o公仔箱論壇首先,政客們非常清楚80年前我們錯在哪裡,因此他們有可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中國反復強調“和平崛起”的必要性,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對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可怕錯誤了然於胸。5.39.217.77:8898( y0 S3 h+ b0 X3 J
' p }# _8 F& e( b! l! {& W第二,還有一種似乎有些道理的說法——自1945年以來,主要強國和發達國家之間維持了66年的和平,這反映出的是一種文明的進步,而非世界史上的一段幸運周期。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教授史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在近來出版的《喚醒心中的天使》(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一書中表示,人類正逐漸變得不喜歡戰爭,“如今我們可能生活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和平的時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M: D# O5 U C, e/ s
/ }/ x2 y" N( p3 t/ m5.39.217.77:8898最后,目前發達世界的富足程度遠勝於上世紀30年代。遭遇經濟崩潰時,人們雖然仍可能損失掉儲蓄、工作和房屋,但不大可能落到一貧如洗的境地。因此,他們或許不那麼可能倒向政治極端主義。2009年,拉脫維亞經濟萎縮18%,但在該國近來選舉中上台的,卻是兩個走中間路線的政黨。在西班牙,失業率已超過了22%——年輕人的失業率更是高於45%。但在本月的選舉中,勝出的還是一個溫和的中右翼政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n3 y* f. |. a/ v" K
公仔箱論壇$ z0 x% j3 t8 C& N3 @
因此,盡管發生嚴重經濟危機的風險已切實存在,我仍不認為,我們面臨滑向戰爭深淵的風險。但或許,這僅僅是一個有幸成長於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繁榮時代的人缺乏想象力的體現。 |